bool(false) 上高战役|上高战役简介|上高战役历史意义|上高会战烈士陵园_西陆网
首页 >  专题 >  上高战役

上高战役

上高战役(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上高战役简介

1941年(民国三十年)3月至4月,中国派遣队为加强华北治安战,决定将驻江西安义地区的第33师团调往华北,并利用调动之前对驻上高地区的第9战区第29集团军发动一次进攻,以巩固华中战略要地南昌外围。3月24日,日军调集第33、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分北、中、南三路秘密集结。在第22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企图对上高实行分进合击,打击和削弱国军。由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集中了第49、第70、第73、第74军约22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

25日,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奉新、上高方向进犯,国军第70军在奉新城东西设防,凭借潦河两侧高地抵抗,在日军飞机和炮兵的猛烈轰击下,被迫撤守奉新。日军攻陷奉新后,强渡锦江,续向上高进击。南路日军第20混成旅团,由赣江北岸发起攻击,于夜间两次强渡锦江,遂由独城以北地区沿锦江南岸西犯,受到守军第70军第207师和第74军第52师的阻击重创。26日,中路日军第34师团沿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进犯,企图协同北、南两路击破守军第70军,再以3路围攻第74军。第70军第207师在日军强烈攻势面前丢城弃地,仓皇突围。28日,第34师团侵占高安又西进龙团圩。第33师团进至上富、若竹坳附近,29日,遭到第70军一部伏击,经苦战突围撤至奉新

日军第34师团突破第70军右翼部队阵地后,向西突进,在棠浦、泗溪之线受到第74军的阻击。日军第20混成旅团由灰埠附近北渡锦江与第34师团会合。22日,中国军队第74军英勇抗击日军的进攻,固守上高外围阵地。第49军与第74军之第52师将日军第20混成旅团击退至锦江以北;遂渡江向北,协同江北第70军主力攻击日军第34师侧背。22日至24日,日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上高以东第74军阵地发动猛攻。国军奋勇抗击,主阵地失而复得3次,为实施两翼对日军包围争取了时间。国军第70军、第72军和第49军适时赶到主战场,由南北两面包围日军,形成了南北5公里、东西25公里的包围圈。

  

在此情况下,日军第34师团长大贺茂中将一面向汉口日军第22军司令部急电求援,一面命令所部突围撤退。第22军司令部急令第33师团驰援解围,并同第20混成旅团掩护第34师团撤退。25日,退至奉新之北路日军第33师团一部向官桥街、棠浦急进,被围第34师团亦向东方向突围,两路日军得以会合。26日夜,第74军攻克泗溪,并协同第72军等部将日军压迫于官桥街、南茶罗一带。27日,日军向奉新、南昌方面突围、狼狈溃逃。第49军、第70军分两路对日军实施侧后追击,予以重创。28日,国军主力进攻官桥街,与日军激战至下午,将日守军600余人全部歼灭,并毙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收复官桥街。32日克复高安,截断了日军东逃归路。4月2日,日军以25架飞机掩护突围,向斜桥方面逃窜。国军乘胜追击,收复了沿途城镇。2日,国军克复子西山、万寿宫、奉新等地,8日和9日又克安义外围的长埠、宋埠、平洲、弓尖各要点。日军受到重大伤亡后撤回原驻地。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这一战,日军共投入兵力6.5万余人,中国军队拥有兵力达20万之众。日军伤亡25792人,我军伤亡20533人。在中国抗战史上取得了继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伟大胜利。会战中,上高民众在中共地下党员、上高县县长黄贤度领导下,拼力做好支前工作,保证了会战胜利。

决战上高——抗战中最精彩的保卫战

《决战上高——抗战中最精彩的保卫战》第二部分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河中游,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曾记录上高形胜,认为该地“东西对峙……对势陡绝”。县扼赣西北要冲,历来为军事重镇。1939年南昌失陷后,国民革命军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携总部驻扎该县汗堂乡,上高这个战略重镇自此再度成为焦点,揭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上高战役历史意义

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上高会战还被誉为:是“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开胜利之年胜利之先河”,受到了当局最高领导人的嘉奖和赞颂,李宗仁、蒋经国、何应钦等其他大批当局政要纷纷撰文予以表彰,国民革命军第74军被罗卓英称之为“抗日铁军”,74军亦获得“飞虎旗”这个军队最高荣誉,张灵甫亦升任58师师长。随后,王耀武、张灵甫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均取得辉煌战绩,后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张灵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长。

  

上高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建抗日烈士陵园时,时任中国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上将,也欣然题写了“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匾额,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著名抗日纪念场所,均将上高会战置于显要位置予以展示。《中央日报》等大量媒体纷纷重磅报捷,全国人民为之奔走相告、“举国腾欢”,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上高会战烈士陵园

上高会战牺牲英灵长眠烈士陵园

为纪念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上高县于1991年修建了这座烈士陵园。记者看到,烈士陵园布局模仿了中山陵格局建造,陵园分为三个阶段,逐渐升高,进门处为仿古牌坊,上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的“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大字。

在陵园中部的地方建有一仿古凉亭名为“会战亭”,会战亭东侧立石碑数块,上刻有上高会战总指挥罗卓英将军所写的赣北大捷四首诗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