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纳瓦里诺海战|纳瓦里诺海战背景|纳瓦里诺海战经过|纳瓦里诺海战_西陆网
首页 >  专题 >  纳瓦里诺海战

纳瓦里诺海战

希腊独立战争期间,爱德华·科德林顿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国、法国和俄国联合舰队(11艘主力战船、9艘快速帆船和7艘小型船只)与易卜拉欣帕夏率领的土耳其—埃及联合舰队(3艘主力战船、19艘快速帆船和25艘小型船只)于1827年10月20日在纳瓦里诺湾进行的一次海战。土耳其拒绝英、法、俄三国的斡旋后,三国联合舰队立即驶入纳瓦里诺湾,并向停泊在港内的土—埃联合舰队发起攻击。在1个多小时的近战中,土—埃联合舰队约四分之三的舰船被摧毁,英法、俄三国联合舰队也有多数舰船遭重创。纳里瓦诺之战成为木制战船的最后一次大海战。

纳瓦里诺海战背景

19世纪初叶,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复兴。希腊船队从爱琴海进入地中海,在把橄榄油、葡萄干、棉花、酒、皮革和羊毛等特产运到别国的同时,也把欧洲的启蒙主义思想带回了国内。早在18世纪末,希腊独立运动已经开始酝酿,著名诗人里加斯·维列斯迪利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土耳其的统治。当时,大批失去土地的希腊农民自发组成“克来夫特”(意即盗匪),以游击战打击土耳其的封建统治。1814年,随着主要由开明知识分子组成的革命组织“友谊社”成立,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1821年3月,希腊民族大起义爆发,“友谊社”主要负责人-法纳尔贵族出身、曾在俄军中担任少将的亚历山大·阿莱克桑兹罗斯·依普希兰狄斯和“克里夫特”将领特奥多罗斯·科罗克特洛尼斯成为主要领导者。3月23日,起义烽火波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各区,4月7日,斯佩采岛宣布起义,4月22日,普萨拉宣布起义,28日,伊兹拉岛起义者控制科林斯。5月7日,阿提卡地区的村民冲进雅典,迫使土军退守卫城。至此,起义军席卷了整个希腊的大部分陆地和爱琴海众多岛屿。6月,依普希兰狄斯在德拉戈尚被土军打败,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但科罗克特洛尼斯挽救了危局,于10月5日一举攻克首府特里波利斯,土耳其总督胡尔锡特帕夏自杀。次年6月,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命大将德拉马里斯率2.3万步兵和6千骑兵在南部的科罗尼登陆,会合守军继续血腥镇压。土军长驱占领科林斯卫城,深入伯罗奔尼撒腹地。科罗克特洛尼斯故示以弱、诱敌深入,在阿尔沃斯和德尔维纳齐亚设下伏兵,经过激烈战斗,最后在佩特雷全歼土军。此役之后,衰弱的奥斯曼帝国再也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镇压起义了。为了对抗希腊军民,奥斯曼帝国苏丹向名义上臣服自己的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求援。当时的埃及非常强大,被称为是腐朽的奥斯曼帝国中“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出身土耳其近卫军的阿比西尼亚人阿里统治着这个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从西方购买机器、聘请技师,兴办了埃及第一批近代工业,规模之大在当时的非洲首屈一指。

阿里特别注重军事建设,不惜重金延聘法国教官训练军队,同时倾全国之力兴办军工企业。1820年,埃及也是整个非洲最大的开罗兵工厂建成,可生产火炮和枪支,其中火炮车间有1500名工人,每月可制造203毫米臼炮和510毫米巨炮300多门;步枪车间有900名工人,每月生产法国最新式步枪700多支。1829年开工的亚历山大造船厂有5500名工人,能生产欧洲大国才能建造的战列舰,比如主力舰“埃及”号和“阿克”号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配备火炮32门,中下层各有火炮34门,可载官兵千余人。曾记何时,拿破仑出征埃及时,法国旗舰“东方”号也仅有120门火炮。1834年,曾为拿破仑元帅的法国名将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路易·马尔蒙参观船厂时,也被它的宏伟所折服,并对埃及海军的惊人发展赞叹不已。

阿里对援助土耳其镇压革命毫无兴趣,但当马哈茂德二世表示愿意割让克里特岛、塞浦路斯给阿里时,这位埃及统治者欣然应命。此时,希腊起义军内部却出现不应有的权力之争,以科洛克特洛尼斯为首的“克莱夫特”与伯罗奔尼撒半岛贵族和伊兹拉岛船主之间冲突迭起,连续爆发两次内战,起义军遭到严重削弱,错失了在埃及军队到来前赢得战争的有利时机。1825年初,阿里命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率领9万大军出征希腊,协助土军镇压起义,埃军先头部队1.8万人分乘146艘运输船,在51艘战舰掩护下从亚历山大港拔锚起航,他们先占领克里特岛北端的哈尼亚,在那里建立了稳固的补给基地,然后驶往伯罗奔尼撒。2月23日,埃军步骑兵4千人抢滩登陆,后续部队也纷纷到达,对起义军转入进攻。在埃军强大攻势下,战局急转直下,埃军陆续占领了特里波利斯及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4月25日,土军主力3万人分乘100艘运输船在40艘战舰掩护下包围了希腊西部重要港口梅索朗吉昂,但因城坚久攻不克。12月,易卜拉欣率埃军1.7万人驰援,希腊军民誓死抵抗,土埃军队损失惨重,后来由于被围日久,城中疫病流行,终于在1826年4月11日失守,万余军民仅有1300人生还。

梅索朗吉昂的陷落标志着希腊独立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土埃军队(尤其是臭名昭著的土耳其近卫军)大肆杀戮,他们所到之处残暴无情,将男子、老年妇女和儿童全部杀掉,只留下青年女子作为随军妻妾,仅在希俄斯岛,他们就屠杀了2.3万人,将4.7万人卖为奴隶,土埃军队甚至将橄榄树连根拔起(这是当地唯一的农作物,也是唯一的食物来源)。在君士坦丁堡等地,伊斯兰极端分子要求实行“圣战”,杀掉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所有希腊人,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主教格里高利五世因拒绝提供著名希腊人的名单,被土耳其暴徒吊死后抛尸海中。

奥斯曼土耳其的残暴令整个欧洲感到震惊,仅仅出于情感因素,欧洲各国人民也无法容忍对西方文明发源地的摧残,何况这是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当时,很多国家组织了“战斗希腊之友委员会”,某些国家甚至派出了志愿军,不少来自欧洲国家的知名人士志愿为希腊而战,英国海军上将托马斯·柯克伦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率领希腊人以颇具争议的海盗式袭击,沉重打击了土耳其的对外贸易。英国著名诗人乔治·拜伦则代表了为理想而战的另一类人,他放下正在创作的名著《唐璜》,奔赴希腊参加起义,承担起筹款、购械的重任,有时还帮忙调解起义军的内部纠纷,1824年4月19日,积劳成疾的拜伦病逝于军中。在俄国,由于东正教的共同信仰,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热情讴歌这场独立战争,一些退伍军官如苏丹诺夫、科斯京、赖科自愿与起义军并肩作战。最初,欧洲人对希腊的同情主要来自民间,但随着战争国际化以及土埃军队的暴行,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深切关注。

早在1823年2月,英国政府就向土耳其声明,如果土政府拒绝履行不迫害基督徒的诺言,英国将难以与土耳其保持友好关系,1824年,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坎宁宣布承认希腊为战斗一方,并向希腊临时政府提供贷款。1826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出于宗教、民族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衰弱的奥斯曼帝国被迫与俄国签订《阿克尔曼条约》,承诺撤出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1826年4月4日,英俄两国签订《彼得堡条约》,呼吁希腊成为一个自治国,名义隶属土耳其,每年向它缴纳赋税,条约还规定两国都不在希腊谋求特权。次年7月18日,不甘袖手旁观的法国也参与进来,英法俄三国签署协定,宣布对驻扎希腊的土埃军队实行“和平封锁”,要求交战双方立即停火,同时敦促土耳其接受希腊自治,否则三国将采取联合军事行动,但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

纳瓦里诺海战经过

土耳其拒绝执行英、俄、法签订的1827年伦敦公约关于给希腊自治权的要求后,了迫使土耳其就范,三国决定派出联合舰队,以诉诸武力作为调解争端的最后手段。1827年6月29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谢尼亚文率9艘战列舰、6艘三桅炮舰、6艘轻巡航舰从雷维尔出发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在那里停留几天后,8月7日俄国舰队来到英国南部海岸的斯皮特海德。经过两个星期的休整,谢尼亚文派海军少将洛金·P·海登伯爵率一支分舰队起程前往爱琴海,与即将到达的英法舰队会合。

俄国舰队包括9艘战舰,即“汉古特”号(84门炮)、“亚速”号(74门炮)、“叶泽基尔”号(74门炮)、“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74门炮)、“快速”号(44门炮)、“康士坦丁”号(44门炮)、“卡斯托尔”号(36门炮)、“叶列娜”号(36门炮)、“格列米亚什奇”号(24门炮),舰队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中途在巴勒莫和墨西拿停靠过,10月13日驶入爱琴海与先期抵达的由海军中将爱德华·科德林顿率领的英国舰队会合,两天后,由海军少将G·德·里尼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也到了,三国舰队在希腊西部的扎金索斯岛以南会合,组成了一支共有11艘战列舰、8艘三桅炮舰、8艘轻巡航舰、火炮1298门、舰员1.75万人的联合舰队,由军衔最高的科德林顿担任指挥。单从表面上看,三国舰队似乎不算强大,但这时的土耳其早已不是中世纪威震欧洲的强国了,三国海军确信纵使没有派出主力,打败土埃舰队亦非难事。

在此之前,土埃联合舰队已经集中在纳瓦里诺湾内,关于它的实际兵力历来颇多争议,土埃军队的总司令是易卜拉欣,土军舰队由穆哈雷姆贝伊指挥,埃军舰队由塔希尔帕夏指挥,他们的兵力是3艘战列舰、20艘三桅炮舰、32艘轻巡航舰、7艘双桅方帆船和5艘火攻船,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舰艇,火炮2224门,但据俄国史学家涅斯托尔·莫纳斯特列夫的观点,其中只有1150门是安装在作战舰只上的,土埃联合舰队共有舰员大约2.2万人,在斯法克蒂尼亚岛上,土埃军还有3个炮兵阵地,总共有165门火炮可担任掩护。

从双方兵力对比可以看出,土埃舰队的战列舰较少,主要是在三桅炮舰和轻巡航舰方面占据优势,但这两种舰艇的作战效能并不高,轻巡航舰排水量大多为400-600吨,通常配备20-32门火炮,主要任务是侦察、通信而不是作战。至于火攻船已是一种陈旧的武器,它通常由旧船充任,满载燃料和炸药以纵火方式焚烧敌舰,但这必须依赖黑夜、雾天才能进行,由于缺乏动力,火攻船只能顺风、顺流漂向敌方,使用上很不便利。

10月20日下午13时左右,三国舰队驶入纳瓦里诺海湾,这是一个由斯法克蒂尼亚岛、皮洛士岛和希腊大陆之间围合成的海湾,三国舰队绕过皮洛士岛,分为两路纵队前进,英国和法国舰艇在左,俄国舰艇在右。英法舰艇的行进顺序是:“阿尔米达”号、“热那亚”号、“亚洲”号(科德林顿的旗舰)、“英格兰”号、“海妖”号(里尼的旗舰)、“三叉戟”号、“西皮翁”号、“布雷斯劳”号、“鹈鹕之口”号、“塔尔伯特号”、“格拉斯哥”号、“威尔士”号,俄国舰艇在右路的行进顺序是:“亚速”号(海登的旗舰)、“汉古特”号、“叶泽基尔”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快速”号、“叶列娜”号、“卡斯托尔”号、“康斯坦丁”号。易卜拉欣对与欧洲的三大强国开战没有兴趣,但他别无选择,土埃舰队排成传统的新月阵形,分为三行,将战舰居中,而把火攻船置于两翼,很明显是准备以火攻取胜。

对于联军指挥官爱德华·科德林顿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英国政府给他的任务是保持力量平衡,而不是摧毁土耳其舰队,因为如果土耳其人过分衰弱,俄国的力量将很容易进入地中海。因此,科德林顿决定先进行和平斡旋的尝试,他派出1艘英国三桅炮舰靠岸给易卜拉欣送信,谴责他违反休战协议,纵兵蹂躏伯罗奔尼撒半岛。由于埃及战舰上有许多法国教官,科德林顿又请求法国海军少将里尼伯爵给这些人写信,警告他们不要为埃及人服务,这一招非常奏效,大多数法国教官离开了土埃舰队。不过,科德林顿的最后通牒却未起作用,因为易卜拉欣当时并不在场,他的海军将领则坚决主战,而且已经作好了战斗准备。

指挥土埃舰队的穆哈雷姆贝伊派出一只小船也给三国舰队送来最后通牒,要求联军立刻离开纳瓦里诺海湾,科德林顿的答复是,如果敌船敢于开火,他们将被歼灭。在联军舰艇全部占领阵位后,科德林顿作出最后一次努力,他派一名军使乘舢舨向土耳其的1艘火攻船送信,但军使被土军开枪射杀,1艘埃及的轻巡航舰也向里尼伯爵的旗舰“海妖”号开火,科德林顿此时仍然不准还击,这位谨慎的海军中将再次派出1位军使前去送信,当这名军使又被土军射杀后,好心的科德林顿再也无法容忍了,他命令联军立即展开攻击。 严格来说,纳瓦里诺海战并不是一场棋逢对手的较量,土埃舰队虽然数量上占优势,又有岸炮支援,但在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上劣势明显,因此战斗的结局早已注定。

针对土埃军队的部署,科德林顿制定了一项针对性很强的作战计划,其核心是英法舰艇对付敌军左翼,俄军对付敌军中路和右翼。毫无疑问,由于俄国海军习惯于对土耳其人作战,所以承担了最为繁重的任务。在具体部署上,科德林顿表现出利己主义色彩,他命令法国军舰攻击最前面的埃及舰艇,因为他估计指挥这些舰只的法国军官不太可能向本国军舰开火,但他们却很可能愿意射击英国或俄国舰只。另一方面,随后跟进的英国舰艇将集中攻击后面的3艘土耳其舰艇,俄国人最后进入战斗,他们将对付土军的9艘主力舰,剩下的3艘英国三桅炮舰和法国战舰“阿尔米达”号对付其余敌舰和讨厌的火攻船。

战斗伊始,联军的进攻颇不顺利,由于各舰是鱼贯航进,难以发扬火力,而土埃军队则能够充分发挥火力,担任前导的联军船只都受到猛烈攻击,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拉扎列夫海军上校指挥的“亚速”号就遭到5艘土舰的围攻。“亚速”号是1826年在阿尔汉格尔斯克下水的新船,舰长拉扎列夫可能是俄国海军中最能干的军官之一,完成过许多特殊任务,曾在英国海军实习,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连续航行了5年,1812年卫国战争中,他曾指挥过著名的但泽登陆。拉扎列夫完成过3次著名的环球航行,这在俄国海军中可是一项创举:1813年,他率“苏沃洛夫”号从喀琅施塔得到达阿拉斯加海岸,历经3年方始返回;1819年又率“和平”号小巡航舰参加别林斯高晋率领的俄国第一个南极考察队,并任副队长,参与发现南极大陆和许多岛屿;1822—1825年其间,拉扎列夫任“巡洋”号巡航舰舰长,对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气象、沿岸及岛屿上的人种进行了广泛的科学考察。当时,在“亚速”号上还有一些后来注定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是纳希莫夫中尉、科尔尼洛夫少尉和见习官伊斯托明。

在土耳其人猛攻下,“亚速”号上伤亡了91名官兵,但沉着英勇的官兵们和拉扎列夫的高超指挥艺术发挥了作用,土耳其人遭受了巨大损失,激烈的战斗中,法国的“布雷斯劳”号赶来支援,“汉古特”号随后跟进,“叶泽基尔”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快速”号虽然在烟雾中稍微耽误了一些时间,但随即投入战斗,对付另外5艘土耳其和埃及的三桅炮舰。“汉古特”号击沉1艘三桅炮舰和1艘火攻船,“亚速”号击沉2艘三桅炮舰、1艘轻巡航舰,并击毁了穆哈雷姆贝伊的旗舰-1艘装有60门炮的战列舰,迫使该舰抢滩搁浅。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迫使1艘土耳其三桅炮舰悬旗投降,该舰随后爆炸,另1艘埃及三桅炮舰也被击沉。英国战舰“塔尔伯特”号和法国战舰“阿尔米达”号陷入苦战,但他们得到了姗姗来迟的俄舰“康斯坦丁”号的支援;腾出手来的“亚速”号也支援了英舰“亚洲”号,“康斯坦丁”号则把丧失了全部索具的英舰“鹈鹕之口”拖离战场。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激战,到下午16时左右,联军的胜利已成定局,尽管土埃士兵作战非常骁勇,无奈军事技术相差太远,拼死奋战也改变不了战局,反而遭到重大伤亡。

第一线的土埃舰艇全部被摧毁,或起火爆炸或缓缓下沉,第二线和第三线的舰艇也大多损失了,还有些搁浅,但联军仍然炮击了几个小时。到18时以后,土埃舰队基本上全军覆没,岸上的炮连也停止了射击,愤怒的土耳其士兵烧毁了剩余的船只,以免成为联军的战利品。午夜时分,一些顽强的土军施放了1艘火攻船,企图焚毁受重创而动弹不得的“亚速”号和“汉古特”号,易卜拉欣可能以为,如果这两艘舰艇受到损失,联军的胜利将变得不那么完美,两艘俄舰一度处于危险之中,但最终还是躲过了这一劫,土耳其人的希望落了空。

在纳瓦里诺海战中,土埃舰队损失舰艇60多艘,只有1艘三桅炮舰和14艘小船得以逃脱,而人员损失有各种说法,估计应在7千人左右。联军方面死亡182人,受伤789人,其中俄国人损失较轻,死59人,伤139人,联军没有舰艇被击沉,但有些舰艇受损严重,例如“亚速”号,船身有153处窟窿,桅杆几乎断裂,已不能张帆。战斗结束后,科德林顿对俄国士兵的出色表现大加赞赏,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海登为国争光,晋升他为海军中将,为了表彰“亚速”号的战绩,该舰成为俄国海军中第一艘获得光荣的“乔治舰尾旗”和长旒的舰艇,沙皇还特别命令,黑海舰队必须永远保持1艘叫做“纪念亚速”号的舰艇。

作为纳瓦里诺海战的指挥者,科德林顿后来却处境尴尬,英国政府给他的命令是维持地中海的均势,防止俄国的影响力在这一地区继续扩大,结果,纳瓦里诺海战摧毁了土耳其的海军主力,打垮了它的战争潜力,这显然不是英国政府想要的。1828年他到亚历山大城会见穆罕默德·阿里,劝他从希腊撤军。科德林顿在他的有生之年,不得不一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最后在痛苦中了却余生。

纳瓦里诺海战影响

纳瓦里诺海战之后,希腊独立战争的形势重现光明,失去了海军支援的土埃军队转攻为守,处于战略收缩态势,而俄国干预战争的决心更加坚定。1828年4月,俄土战争爆发,土军主力被迫与占绝对优势的俄军作战,12月,沙皇尼古拉一世设法逼迫英法两国从土耳其召回了大使,这就使土埃在外交上陷入孤立,从而注定了希腊独立战争的胜利。

日益衰落的土耳其无法抵挡俄军的进攻,被迫于1829年与俄国缔结了《阿德里安堡条约》,全面接受俄英法三国提出的关于解决希腊问题的协定,法军占领伯罗奔尼撒半岛,埃及军队则于10月撤回本国。在这种情况下,希腊各派势力也达成了妥协,推举曾在俄国控制的“七岛共和国”任职的J·卡波迪斯特里亚斯为总统。此人深得沙皇赏识,上任后修改宪法,将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对地方势力加强了控制,同时采取措施整顿军队,加强纪律,打击海盗,委任有能力的军官指挥部队,使希腊内战频发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 由于俄军牵制了土军的大部分兵力,希腊军队得以实施反攻,相继在莎罗纳、卡尔贝尼西、沃尔察等地打败土军,1829年5月14日,梅索朗吉昂重新回到希腊人民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