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宁战役背景
1946年 中国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央军委给 晋察冀军区作战任务是夺取三路(平汉, 正太,同浦)四城( 保定, 石家庄, 太原, 大同)。晋绥军区及晋察冀军区部分部队发动了 晋北战役后。解放县城10座,控制了大片土地,孤立了大同,造成了发起大同战役的良好时机。
大同集宁战役规模
所以晋察冀、晋绥军区决定进攻大同,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以晋绥军区副 司令员张宗逊为总指挥,以晋察冀军区副政委 罗瑞卿任政委,调集两战区全部主力,共50个团,十几万人,这样的大兵团作战,是从抗战到内战开始后空前的大规模的战役,晋察冀军区1、2、3、4纵及 地方部队全部参战,晋绥军区主力全部参战,具体分工为358旅,第五军分区第二团,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及教导旅,炮兵团,第一军分区独立第十二,十三团担任大同攻击任务,第四纵队第十旅攻下 应县后亦北上参加大同作战;以晋绥军区独立第一,第三旅,骑兵旅,绥蒙军区第七,第九团及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第四旅等部,晋察冀一纵,担任阻击 傅作义部队的增援, 张家口卫戍司令部教导旅在完成大同外围作战后,亦赴新堂参加打援。这样进攻和打援部队都占优势,于46年7月31日发起进攻大同战役。
大同集宁战役意义
集宁战役是华北关键战役,其失败影响是极其重大和深远的,罗瑞卿同志后来评论说;“大同战役,实际上是一次败仗!这是起了战略性的影响的。主要的还不是影响了张家口的过早失守,主要的是影响了 晋察冀地区在大半年时间内,在对敌作战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这是一次战役方针不对,在执行战役时又无明确计划(如究竟重点是攻城还是打援?是没有明确预见的。先着重打城,而后又被迫打援)以及轻敌不慎重初战,不集中兵力等完全违反主席军事思想的一相当典型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