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战役过程
1945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共产党部队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10月中旬,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兼新编第8军军长)率领第30、第40军及新8军4.5万余人从新乡沿平汉线北进,旨在占领邯郸,打通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为进军华北、东北创造有利条件。
据此,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歼击沿平汉路北上的马法五、高树勋部,以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北进。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制定如下作战方案:第1纵队及冀鲁豫军区之一部为路东军;第2、第3纵队及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为路西军,对沿平汉路北上的国民党军形成东西钳击之势;以太行军区部队一部组成的独立支队同太行、冀鲁豫地方武装和民兵相配合,活动于黄河以北至安阳间,袭扰并迟滞国民党军北进,以争取时间掩护军区主力向平汉线集中,诱使北上之国民党军至漳河以北、邯郸以南地区,予以各个歼灭。
1945年10月2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进占漳河边的岳镇、丰乐镇等桥头阵地,掩护架桥。22日国民党军主力北渡漳河,遭到先期赶至邯郸以南的第1纵队主力的阻击。24日,国民党军3个军渡过漳河,全力北进,其第40军之第106师等部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向第1纵队第1旅阵地反复攻击竟日,于黄昏从崔曲、夹堤间突破,并进至高庄、南泊子一线。第1纵队的顽强阻击为军区后续部队到达预定战场赢得了时间。晋冀鲁豫军区随即组成北、南两集团,从邯郸以南、光禄镇磁县以西、马头镇以东3个方面对北进之国民党军形成包围之势。沿平汉线北进的国民党军第一梯队3个军全部渡过漳河,其第40军第106师和新编第8军一部于黄昏时突破第1纵队第1旅在崔曲、夹堤之间的阵地,突进至高庄、南泊子一线。此时,晋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赶到,迅速按预定作战部署从三面对敌发起攻击,并将其包围于邯郸以南、马头镇以东、商城以西的狭长地带,并控制了南往漳河的渡口 。
10月26日,国民党军第16军、第32军由石家庄、安阳南北对进增援,晋冀鲁豫军区一面加紧攻击被围之敌,一面增调部队阻击和迟滞增援之敌。
10月28日黄昏,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对被围之敌发起总攻,同时派军区参谋长李达密赴新编第8军军部,敦促时任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战至30日,敌第40军第106师大部被歼,第30军也遭到重大打击。这时新编第8军及河北民军约1万人于马头镇宣布起义。由于敌兵力锐减,部署呈现严重缺口,军心动摇。刘伯承、邓小平判断敌可能突围南逃,于是决心歼敌于运动之中。战至11月2日,除少数逃脱外,余敌被全歼于临漳、磁县之间的旗杆樟、辛庄、马营地区 。
邯郸战役结果
此战中国共产党方面缴获大批武器物资,伤亡4000余人。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很大震动,对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沿平汉路北进,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向东北进军和展开,争取国内和平的斗争均有重大作用。战役的主要经验是:对进攻之国民党军应审慎忍耐,诱敌深入到共产党方面精心选择和设置的战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将国民党军包围,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阻止和拖往增援的国民党军,保障主力歼击被围之敌;充分利用国民党军内部矛盾,在军事打击的同时,成功地争取了新八军等部起义;当国民党军企图突围时,适时网开一面,并以主力先机转移到敌逃路两侧,歼敌于运动中 。
这次战役,除新8军等部起义外.共产党军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俘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对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迟滞其沿平汉路北上,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调整部署和展开,均有重要作用 。
邯郸战役历史影响
粉碎国军进攻:邯郸战役是晋冀鲁豫军区继上党战役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歼灭战,是对进犯的国民党采取的自卫反击,以配合和谈,做好应付全面内战准备为目的。邯郸战役,经历了阻击、合围、总攻、追歼四个阶段,历时10天,歼敌1 4万多人,2 3万多人被迫放下武器。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十军军长马法五,战区参谋宋肯堂,第四十军副军长刘世荣、参谋长李旭东以下高级军官多人被俘,再次粉碎了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对堵住华北的大门,掩护共产党部队在东北的战略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
锻炼共产党军队:这一战役中共产党的军队还贯彻了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原则。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利用国民党军内部矛盾和不满情绪,成功地争取了高树勋率部邯郸起义,使国民党军兵力骤减,部署出现缺口,军心动摇,加速共产党部队取得战役胜利,从而推迟了蒋介石反动派进行全面内战的计划,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中国共产中国共产党随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广泛宣传,号召国民党军官学习高树勋部队,从而取得解放战争中策反工作的极大胜利。
负面影响:但当时共产党部队过急地收编吞并了高树勋的起义部队,也造成了不好影响,刘邓大军主力出击外线后,晋冀鲁豫根据地一度非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