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三关口战斗|三关口战斗简介|三关口明长城-咽喉要道_西陆网
首页 >  专题 >  三关口战斗

三关口战斗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7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部队在诸城县对伪“皇协军”的战斗。

三关口战斗简介

1943年6月,山东滨海军区第13团及第6团第3营、第4团第4连挺进日(照)莒(县)以北开辟滨北根据地,至7月上旬,控制了诸城至日照间的山区。日伪军为将八路军逐出诸日山区,于15日向八路军进攻,伪“皇协军”张步云部第5旅由北向南,日军由南向北,对八路军实行南北夹击。八路军主动撤出一些地区。日伪军认为目的已达,乃分别撤退。伪军张步云部第5旅撤至三关口地区。滨海军区决定乘张部不备将其歼灭。17日晚9时,第13团各营按指定路线向三关口进发,18日凌晨,第1营进至三关口以北。第2营和第3营也分别进至三关口南面和西南面。4时许,战斗打响,伪军仓促应战,乱作一团。八路军在第13团团长指挥下,迅速占领制高点,从东、西北和西南构成交叉火力压制伪军,伪军伤亡惨重。随后;第1营从东北、第2营从南、第3营7连从西南同时突入村内,同伪军展开白刃格斗,村内守军大部被歼,伪旅长被击毙。清晨,有一股伪军向东撤退,被第2营和迂回到三关口以东的第1营迎头痛击,大部被歼。9时许,战斗结束。此战,八路军共毙伪军112人,俘588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388支、电台1部。

三关口明长城-咽喉要道

三关口做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主要通道,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事发生在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就是把三关口做为突破口的。当时三关口称克夷门,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这里,蒙古军同西夏军展开大战,最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攻占此关,兵锋直指西夏都城中兴府。明代这里更是烽火不断。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斗争中,三关口也是回民起义军与清军屡次争夺的战场。

三关口明长城位于永宁县西北边境的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市40公里,此关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

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刺等部经常从内蒙古阿拉善台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今三关口),直驱中原,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据《宁夏古长城遗址》记载,这段长城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5年修筑,是西长城的一部分,南起今青铜峡市的大坝堡,北入永宁县境内。从宁夏由里往外,设头道关、二道关与三道关。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宁夏裣事齐之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嘉靖十九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奏筑修葺了旧有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到土壤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与土壤、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

头道关,中间关门已荡然无存,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关口两侧拐弯处,各筑一做跨墙方墩台,高出墙面2米,顶部见方3米,南北关墙与长城连接,北关墙顺山梁向西延伸,南关墙施向东南,残墙高7米,基宽6米,顶宽3.2-3.5米。墙顶两侧筑有较薄的女墙,女墙残高50-70厘米,宽25-30厘米。

二道关,头道关向西6公里为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没有墩台,见方11米,高8米,用黄土夹沙砾夯筑,台西南角有脚窝可登顶,墩台与西南山峰之间残存有长1公里的城墙,残高2米。

三道关东距二道关2公里,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险壁峭,地形十分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曾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现今已辟为大道,但仍不失险峻之姿。

昔日三关口一带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今日三关口虽已经残掾断壁,但不失当年雄奇险峻,蜿蜒壮丽,仍可想象到当年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战争场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