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蒲柴河战斗简介
1939年4月初,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副总司令魏拯民率警卫旅、少年铁血队和第4师共450余人,由桦甸县东北部转移到该县东部边界,获悉日伪军在桦甸、抚松、敦化、安图4县边境的交通重镇大蒲柴河设有野战仓库,储存了大量军火和军需物资,由伪军吴祥、多田1个营和伪警察200余人防守。为了破坏日伪军的供给,补充抗联部队的弹药物资,杨靖宇、魏拯民决定袭击大蒲柴河。7日,杨靖宇将部队编为两个支队:以第1支队佯攻日伪军兵营,阻止其增援;第2支队消灭伪警察,夺取弹药物资,并焚烧仓库。当夜,第2支队骗开伪警察署大门,将伪警察全部缴械;接着打开仓库,搬运物资,然后放火将仓库烧毁。伪军发现后,企图冲出兵营救援仓库,遭到第1支队猛烈火力打击后退回兵营,直到仓库大火将周围照亮,发觉抗日联军早巳撤离时,才组织兵力进行追击,结果在大蒲柴河西南的八三高地被击溃,狼狈逃回。此次战斗,第1路军共击毙日军20余人,歼灭伪军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
杨靖宇指挥大蒲柴河战斗
1938年,杨靖宇指挥所属部队开展一系列斗争: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敌人,取得蚊子沟、土口子、长岗、岔沟、木箕河、大蒲柴河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指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边道大讨伐”。进入冬季,斗争更加艰苦,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由于敌人实行了“梳篦式讨伐”和“狗蝇子战术”,战士们甩掉一股敌人不久又遇到一股敌人,体力消耗很大。加上长白山地冻天寒,气温经常是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由于缺医少药,不少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