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赵登禹|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赵登禹将军墓|赵登禹子女_西陆网
首页 >  专题 >  赵登禹

赵登禹

赵登禹(1898 --1937),字舜城,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

曾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防守北平南苑,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遭敌埋伏袭击,身上多处负重伤而壮烈牺牲。遗体曾和二十九军阵亡官兵就地掩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并将遗骨重新安葬于卢沟桥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其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为了纪念赵登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任赵登禹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登禹将军墓

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园公祭大会之后,何基沣奉冯治安之命到北平将赵登禹灵柩于次日由龙泉寺起灵,运至卢沟桥以东2公里处的西道口山坡上安葬。

文化大革命期间,赵登禹烈士的墓被红卫兵挖开,欲盗取“金银财宝”,一无所得后,砸墓而去,烈士尸骨无存。赵登禹墓于1980年重建于卢沟桥城东关文子山,墓碑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之墓(1898-1937)”。1980年至2003年,北京市和丰台区政府又三次为赵登禹烈士墓整休扩建和立碑,并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赵登禹子女

赵登禹的牺牲,对其家庭而言,打击可谓天塌地陷。其母年近70,备尝老年丧子之痛;其妻倪玉书时年仅27岁,身怀7月身孕,华年丧夫;其子赵学武4岁,其女赵学芬2岁,尚不解生离死别,即与父亲阴阳暌隔。丧夫之痛让倪玉书常年以泪洗面,终至精神恍惚,无力持家。幸得赵登禹的堂弟赵登舜担起了兄长的遗责,扶携这一家孤儿寡母在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

1949年,北京解放,赵学芬和母亲、哥哥赵学武、妹妹赵学芳回到北京。以后,赵学芬和哥哥赵学武进重工业学校读了中专,妹妹赵学芳读了水电学校。赵学芬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城区米粮库小学任教。赵学芬的母亲由于精神不正常,没有参加工作,靠出租赵登禹留下的房屋的租金生活。 1992年,统战部领导找赵学芬谈话,调她到民革北京市委任副秘书长。1997年,赵学芬退休。2001年,赵学芬的母亲倪玉书病逝,这个被日冠侵华强加了无数苦难的女性享年91岁。

  

现在,在北京,除了赵登禹墓和“赵登禹路”,在通州区还有一条“赵登禹大街”,在丰台区还有一所“赵登禹学校 ”,都是已经物化了的对赵登禹的永志纪念。

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开馆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曹凯)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3日上午在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举行开馆仪式,隆重纪念1937年在“卢沟桥事变”后英勇牺牲的国民党抗战将领赵登禹。

????赵登禹将军之女、80岁的赵学芬与丰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华一起为陈列馆揭牌。赵登禹学校两名学生代表向将军塑像献上鲜花。

????据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党支部书记仇明堂介绍,该陈列馆以大量翔实的图片、文字、影像、绘画和实物等资料,生动再现了赵登禹不同时期的光辉形象,讴歌了赵登禹一生顽强抗敌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新闻背景:抗战名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

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

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以著名抗战殉国将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命名的三条道路,采访了三位将领的后代、三条路上的人与事,试图透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缅怀先烈,感悟未来。

佟麟阁(1892-1937),字捷三,河北高阳人。早年任职北洋军。曾参加护国讨袁战争。1922年任冯玉祥将军陆军检阅使署高级教导团团长。后任第十一师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五军军长、暂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佟麟阁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

国军抗战将领赵登禹:喜峰口大刀队痛杀日军


资料图:赵登禹将军之女赵学芬。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