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讨伐吴化文部战役概况
吴化文原为新编第四师师长,受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指挥。1939年初,沈、吴由鲁北进入沂蒙北部的沂鲁山区。当时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因缺乏战略眼光,将开辟并驻防此地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撤走,让沈、吴占据了这些要地。从此,他们依据这些地方向四周扩展,建立起反共基地。从1939年春起,吴化文即奉行蒋介石“曲线救国”卖国政策,勾结日军,残杀抗日军民。1943年1月,吴化文率所部两万余投降日军,被编为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吴任总司令,下辖两个军5个师及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厉文礼部。
稍后,驻费县的鲁苏战区东北军第一一二师副师长荣子恒部、新编第三十六师师长刘桂堂部、驻诸城的张步云部投敌后,也被编入吴部。到1943年7月,吴部扩展到近4万人。吴部虽然编制庞大,人数众多,但内部派系林立,成分复杂,各部之间明争暗斗,矛盾四伏。尤其是厉文礼、张步云、荣子恒、刘桂堂等部,名义上归其节制,实际上各占一方,号令自出。 吴部投降后,更加肆无忌惮地进攻沂蒙抗日根据地,疯狂地屠杀抗日军民。其杀害抗日军民手段之残暴令人触目惊心,如有集体枪杀、砍头、活埋、剜眼、大开膛、打活靶、点天灯、活扒皮、拴在马尾巴上拖死等,花样不下几十种,山谷河滩成了吴伪军屠杀的刑场。
第一次讨吴战役。1943年7月初,我军发起进攻,攻克伪据点多处,控制了诸(城)、日(照)、莒(县)山区。鲁中军区部队于7月12日出动,控制了东北军防区,泰山军分区副司令钱钧带领部队攻打白杨口(五井以西),拔掉了益临边境吴伪据点,迅速插进临朐南部山区米山、寺头一带,摧垮了寺头据点,消灭吴伪军100余人。继而南进,解放了沂山以西、冶源以南、寺头以东大片村庄。经过两个月作战,我军基本控制了诸(城)、日(照)、莒(县)山区以及沂水区和鲁山区一部,西积达2250平方公里。
吴化文简介
吴化文(1904年~1962年),字绍周,山东掖县李家村(今莱州铁民村)人。1920年从军,曾任冯玉祥部团长、韩复榘部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区司令。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参谋,经冯保送就学于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冯玉祥部任参谋。1930年,任国民党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1939年1月率部进驻沂水县武家洼一带,扩编为新四师。1943年初,投降日军,改编为伪军第三方面军,任司令官。曾在鲁中临朐一带制造过“无人区”。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蒋介石电令该部改为国民党第五路军,进驻兖州。1948年初夏,第五路军调济南,归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不久,第五路军扩编成九十六军,吴任军长。1948年9月16日1948年济南被围困时,济南战役发起后,在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10月19日晚率所部二万余人宣布起义。10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电祝贺吴化文起义。10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布:吴化文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吴化文为军长。1949年2月三十五军与原鲁中南纵队合并,仍称第三十五军,下辖3个师(103师、104师和105师),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建制。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吴化文和他领导的35军参加了这一战役,攻占了长江北岸的三浦(浦口、浦镇、江浦)后,1949年4月24日凌晨第三十五军第104师315团2营占领南京总统府。又攻占了国民党政权首都南京,把红旗插在总统府上,5月3日解放浙江杭州,吴化文被任命为杭州警备司令。1950年11月至1959年吴化文任浙江省政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交通厅厅长。1959年至1962年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4月病逝于上海,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