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绞杀战简介
反绞杀战 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为抵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三八线”以北交通运输线实施大规模持续战略性轰炸,保障交通运输而进行的斗争。 “绞杀战”是美军仿照1944年3月盟国空军在意大利境内,以德军使用的铁路线为主要攻击目标而发动的一次空中战役而炮制的。那次战役,最初被称为空军协同攻势。后来被称为“绞杀战”。朝鲜半岛的地形、交通线的构成以及美军空中封锁的计划,都同在意大利进行过的“绞杀战”极为相似。所以,美军把他们的这次行动亦得意地称为“绞杀战”,想把朝鲜半岛变为昔日的亚平宁半岛。
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敌在其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依恃其空军优势,出动大批飞机,对朝鲜北部交通枢纽和重要路段实施狂轰滥炸,企图摧毁北部的交通运输补给系统,瘫痪中朝军队后方,破坏其防御的稳定,窒息志愿军前方作战力量,从而达到其在谈判中迫志愿军方就范的目的,美军把这种持续的战略性轰炸称为绞杀战。在防空火力薄弱、技术装备和物资器材极端缺乏的条件下,志愿军以顽强的战斗精神,进行反“绞杀战”斗争。
反绞杀战结果
敌人“绞杀战”失败后,便集中力量破坏水电站、前沿至纵深八十公里地幅内厂矿、城镇和志愿军的仓库及指挥机关,企图破坏志愿军前线指挥、阵地工事及作战地区的物资供应以及加重对和平居民的威胁。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八日,敌连续出动一千四百多架次飞机狂炸水丰、赴战、长津、咸兴等发电站,七月十一日与八月二十九日出动一千三百至一千六百多架次飞机轰炸平壤及其附近地区,并叫嚣炸毁朝鲜北部七十八座城市。自八月起进一步加紧了对志愿军新溪、伊川、淮阳之线以南战役纵深以内的轰炸,仅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敌在志愿军七个军阵地上空即出动飞机二千七百五十七架次,投弹二千三百四十三枚。针对敌人这一行动,志愿军除以航空兵对敌作战和加强要地防空外,并将掩护交通与后方兵站基地的高射炮兵向前移动,加强第一梯队受敌威胁最大的各军。各军除加强阵地管理,搞好隐蔽、伪装等措施外,也将其半数以上的高射炮兵靠近了防御前沿,以连为单位采取游动射击,并结合增设假目标与步兵火器的埋伏火力打击敌机。从此,志愿军反轰炸斗争的重点,进转到了正面战线。由于志愿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与敌人进行斗争,敌人对志愿军战役浅近纵深的轰炸,并未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