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坑道作战简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进行的坚守防御及反击作战。
以坑道为骨干防御体系的形成。抗美援朝战争从1951年6月进入第二阶段后,志愿军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实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防御作战逐步由运动性质转为坚守性质。为增强防御阵地的稳定性,各部队重视工事的构筑。在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中,有的部队创造性地将2个加深的防炮洞连在一起,成为马蹄形的小坑道,即坑道工事的雏形。志愿军领导人充分肯定这一创造,并立即向全军推广。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后,志愿军在全线大规模地构筑坑道工事。当时正值冬季,土石坚硬,作业工具、器材不足,“联合国军”以重炮和重磅炸弹进行破坏,志愿军部队克服这些困难,坚持施工。1952年4月,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提出坑道工事必须达到“七防”的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接着,在第一线兵团领导干部及军参谋长会上,又进一步强调,坑道工事必须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成为能打(消灭敌人)、能防(保存自己)、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并统一了施工标准,规定坑道顶部的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护厚度10~15米,坑道幅宽1.2米,每条坑道至少有2个以上出口。各部队按上述要求施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坑道的长度也逐渐增加,并构筑了火力点、观察孔、住室、粮弹库、储水池,设置了防毒门。5月底,第1防御地带的坑道工事,以及相应的堑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各种火器掩体等野战工事基本建成。8月底,第2防御地带的坑道工事也基本完成。仅第一梯队7个军的6个军共构筑坑道190多公里,堑壕、交通壕650公里,各种火器掩体1.2万多个。至此,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长的正面战线,形成具有20~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
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反击作战。志愿军在利用坑道工事进行坚守防御作战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从1952年秋开始,转为依托坑道工事主动向“联合国军”进攻。9~10月,志愿军进行全线性的战术反击作战,先后对“联合国军”连、排防御阵地及个别营的防御阵地共60个目标进攻77次,经反复争夺,巩固占领17处阵地。1953年5~7月,志愿军发动了夏季反击战役,进攻目标发展到“联合国军”的营、团阵地和师防御地域。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实施进攻作战,主要方法是:(1)在前沿坑道内屯集兵力,囤积作战物资,进行战斗准备。(2)采取挖坑道的办法,在进攻出发地域构筑屯兵洞,攻击部队提前隐蔽进入;战斗开始时,从屯兵洞突然发起冲击,以减少部队的伤亡。在座首洞南山战斗中,第67军第200师在战前于敌阵地前500~900米处构筑了屯兵洞及单人掩体580余个,炮兵和坦克发射阵地110余个,并在进攻前一天夜间,将攻击部队7个连隐蔽于屯兵洞和潜伏区内。战斗发起后,攻击部队突然冲击,经3小时激战即攻占该山主峰。(3)在作战双方阵地对峙的情况下,隐蔽构筑前进坑道,以缩短冲击距离。在方形山战斗中,第60军第180师在战前于敌阵地前80米处挖掘了一条长130米的坑道,战斗发起后,攻击分队从坑道出击,仅13分钟即全部占领敌表面阵地,全歼守军。
志愿军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及所进行的坑道作战,使防御的稳定性大为增强。坑道工事有利于保存有生力量,有利于在一点或数点上与敌反复争夺,从而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不仅解决了防御作战中守住阵地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实施阵地进攻作战,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志愿军的坑道作战,把阵地战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丰富了军事学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