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马卡洛夫手枪|马卡洛夫手枪结构特点|马卡洛夫手枪研制简介_西陆网
首页 >  专题 >  马卡洛夫手枪

马卡洛夫手枪

马卡洛夫手枪是一种由俄罗斯研制的半自动手枪,又简称PM手枪,PM是其设计师马卡洛夫名字的英文缩写。该枪于1951年开始装备部队,用以替换ТТ-33式手枪,是前苏军和华约组织各国军队的制式手枪,后来还广泛装备警察。由于改枪体积小,重量轻,一般被中级以上军官佩带,所以又叫做“校官手枪”。该枪应用广泛,生产量大,是世界上一支名枪,也是当年同时代最好的紧凑型自卫手枪之一。

马卡洛夫手枪结构特点

马卡洛夫手枪为单动/双动式板机设计。在完成装填和上膛后,此枪能够在击锤板起和锁上保险的状态下携带。若要开火,用户需把位于滑架上的保险装置调到“待发”的位置,然后再扣板机。在双动模式时,射手在打第一枪,扣动板机的同时会使击锤板起,故这一枪所需的板机压力较大。而随后的射击则会透过其反冲作用的循环而完成抛壳、重新上弹和令击锤板起的过程。而在单动模式时其板机压力则较少。

马卡洛夫手枪为一种半自动手枪,其射速取决于射手每次扣板机的速度。射击后弹壳会在射手右方和后方抛出约18-20英尺远。在锁定保险的时候,手枪的击锤会同时板起。这是因为其保险装置具有一块阻铁,它会妨碍击锤撞击其击针,所以才能够安全的让击锤板起来。

马卡洛夫手枪的标准弹匣容量为8 发,在打完最后一枪后其滑架会处于锁定开放状态,以完成空仓挂机的作用。而在换上一个装弹的弹匣后,射手需把位于左边枪身的滑架释放装置推下或直接把滑架向前推以把第一发子弹推进膛室。当然射手亦可选择单发装填。

马卡洛夫手枪有着简单和经济的零件,而且亦不易损坏和能够以少许工具就能完成更换。

马卡洛夫手枪结构特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人总结战时的经验发现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率极低,再加上托卡列夫手枪的一些固有缺点,因此决定开发新的军官自卫手枪,要求比托卡列夫手枪更紧凑、更安全和停止作用更大的半自动手枪。可能是受到帝俄时期曾装备过的勃朗宁FNM1903的影响,有人建议采用自由枪机,因此需要一种威力尽可能大但又要适合简单的自由后坐式枪机的手枪弹。为此,苏联工程师Boris V. Syomin首先研制了一种名为PP39的9×18毫米手枪弹,并于1940年6月提交靶场试验。这种PP39手枪弹就是后来的马卡洛夫手枪弹的前身。

马卡洛夫在1940年代未期开始设计他的自卫手枪,并命名为马卡洛夫手枪。在1951年,苏联红军决定采用马卡洛夫PM手枪作为新的自卫武器,并一直服役到20世纪未,除前苏联/俄罗斯外,在中国和其他前华约国家也有仿制。

使用情况: 在1951年,马卡洛夫手枪成为了苏联军队及多个华约国家的制式装备。而会被选为制式手枪的原因主要是马卡洛夫手枪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合乎经济效益,易于生产还有此枪具有合理的制止力。此枪一直在苏联军方和警察的前线中服役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而至今俄罗斯及多个前苏联国家仍有广泛的使用这种手枪,但会被完全取代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美国,马卡洛夫手枪也是一种相当流行的隐蔽携带枪械。中国、北朝鲜、东德和保加利亚等国家亦曾仿制马卡洛夫手枪,部份国家的生产至今仍然进行中。

在2003年,俄罗斯开始以MP-443手枪取代马卡洛夫手枪,然而由于财政问题和事实上马卡洛夫手枪的库存数量仍然是如此的丰富,所以最终并没有大量取代。直至2012年,大量的马卡洛夫手枪仍然在俄罗斯军队和警察中服役。而中国、北朝鲜、越南、多个前东方阵营及第三世界国家至今也继续以马卡洛夫手枪及其仿制型作制式手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