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预警机介绍
二战中雷达在空战和海战中起了巨大作用。战后,人们想到,把雷达送上几千米的高空,能减低地球表面曲度对雷达探测能力的影响,一定大大提高它的侦测能力。50年代中期这一设想几乎同时出现在美苏两国。当时苏联认为这一设想没有前途,搁置了研制计划。美国则几十年努力不懈,它的成果就是令世人瞩目的空中预警机E-3。
美国的空中预警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预警机在距前线300千米的后方盘旋巡逻,借助强大的雷达系统,监视敌方纵深80千米的空域,同一时间内能扫描60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的250个,根据以上信息引导其它军用飞机对其中15个目标实施自动截击。机上的电子计算机以每秒75万次的速度处理所获信息。电子计算机中还储存有全世界的地理资料。它的另外一大功能是通讯联络,可在半径500千米范围内,对2000个对象进行自动抗干扰数字通信,因此能有效的指挥这些飞机。E-3还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能有效的压制对方雷达、通讯设备等电子系统。E-3预警机有E-3A、E-3B、E-3C、E-3D(英国空军)、E-3F(法国空军)几种改型。
当然,空中预警机也有缺点。一些地面无线电干扰可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亚音速的飞行速度、庞大的外形以及发出的巨大电子辐射,使它容易成为歼击机和导弹跟踪攻击的目标。
前苏联在这方面沉寂多年之后终于开始奋起直追,但是始终落后美国2至3年。80年代初,前苏联空军和防空军装备了第-代预警机图-126,它是在图-95的基础上研制的。为此苏联组建了独立的预警机部队,后来部署在波罗的海。
70年代末,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以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为平台,加装有下视能力的空中预警雷达,研制出A-50型预警机,作为图-126型预警机的后继机。该机于1984年研制成功,与前苏联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9、苏-27等一起组成90年代的空中防空体系。其雷达天线罩位于机翼后缘处的机身上部,比美国的E-3A靠前,故前半球视界不如后者,但采用高平尾,后半球视界优于后者。在飞机头部有空中加油受油杆,头锥内装有气象雷达,头锥下后侧雷达罩内估计为地形测绘雷达。A-50取消了伊尔-76的机头领航员透明风挡。机翼上面有凸起的天线罩,估计为卫星通信天线。机身腹部前后两侧有天线罩,装电子对抗监视天线。垂尾根部有辅助动力装置进气口。尾部有天线罩。
A-50可作为空中雷达、空中引导站和空中指挥所使用。与传统的地面雷达站相比,它除了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目标信号、种类、距离之外,还可以以全景方式显示电子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及己方飞机的综合情况,如机号、航向、高度、速度、剩余燃油等等。
A-50预警机与各兵种协同演习的经验证明,它是非常有用的。海湾战争期间,前苏联空军飞行员曾驾驶A-50在黑海上空巡逻,监视毗邻苏联领空的情况。此间,A-50对从土耳其境内机场起飞的大群美国歼击机、海上游弋的舰船都了如指掌,各种信息历历在目。当时A-50作为前苏空军的空中前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情报发回大本营。
A-50与美国的预警机有何异同之处呢?A-50电子设备总设计师、两次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伊万诺夫说:“从预警机的用途、编成、甚至机组人员的数目,美苏两家的预警机几乎同出-辙。但是在具体实施预定方案时有一些差别。首先是反映在电子技术水平上,美国预警机上安装的是成套的现成电子计算机;苏联预警机上的计算机是利用混合微电路重新制作,指示器也是按照设计要求重新制作的。A-50在探测目标的距离上、自动引导波道数量上逊色于美国的E-3。但它在地面信号反射背景下对目标的鉴定水平却要略高一筹(用大功率弥补性能差距,所以探测距离和分辨率高一点不奇怪。)。另外A-50机上的电子计算机可储存来自人造卫星的情报,并可向地面转发。而据最近情报表明,E-3尚无此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