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l(false) 中国初教-6教练机|中国初教-6教练机介绍|中国初教-6教练机技术数据_西陆网
首页 >  专题 >  中国初教-6教练机

中国初教-6教练机

中国初教-6教练机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初教-6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57年7月开始设计,次年8月原型机首飞,62年1月定型并生产5架原型机,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螺旋桨。半年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型号改用活塞-6星型气冷9缸(HS-6)发动机,额定功率198.5千瓦,配“奋发”-530自动变距双叶全金属螺旋浆。

中国初教-6教练机介绍

在实际设计中,初教-6并非全新设计,基本上是初教-5的改型。外观上最大的改进是后三点起落架改为前三点起落架。同时为了改善飞机前方的视界,必须砍掉初教-5机头凸起碍事的发动机冷却口。为此选用了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发动机和配套的螺旋桨。总的来看,初教-6的气动布局及结构设计与初教-5相近甚至相同。后来由于捷克方面不能按时提供选定的发动机,因此试飞原型机上只能采用国产爱姆-11(M-11)发动机及其配套螺旋桨。但在试飞过程中发现,使用该型发动机与其配套的螺旋桨不能变距,因而很多机动动作无法完成,最后改用苏制AI-14P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型发动机的排烟罩过于暴露,加之驻训初教-6的机场多为草地机场,从而发生了多起因排烟罩进细小物粒,而使发动机火花塞堵塞导致的空中停车事件,甚至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此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解决。 活塞-6发动机实际上是AI-14P的仿制品,于1962年6月4日通过国家鉴定,并安装于生产型的初教六上。活塞-6发动机还用在哈飞的运-11上。由活塞-6改进的活塞-6丙发动机也应用于701及延安2号试验型小型直升机上。

中国初教-6教练机的改型有初教-6甲、初教-6乙和“海燕”型农业飞机。其中甲型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原型机发动机、螺旋桨有不匹配的现象,机动飞行性能低下,为此部分科研人员曾有过改为仿制雅克-18A的意见,但最终以研究甲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初教-6乙是加装武器的改型,装两挺7.62毫米口径的机枪,备弹120~180发;可挂10~25千克的炸弹2枚;增加相应的瞄准具与照相枪。该型号在1964~1966年由南昌飞机厂改装了10架。尽管初教-6作为一种低速螺旋桨飞机,没有采用什么高新技术,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易于操纵,其起飞滑跑距离仅280米,着陆滑跑距离350米。初教-6运行费用低廉,非常适合用于初级教练和运动航空用途。

中国初教-6教练机机头根据安装发动机的要求,设计为梁式承力结构,外面有发动机罩。其余部分为硬壳式结构。整个机身为全金属结构,外形光滑。采用全金属双梁式下单翼,分为中央翼、左、右外翼3段。中央翼梁与机身固定在一起,外翼、中央翼为可拆卸式连接。右外翼装有空速管。机翼后缘装有普通襟翼和副翼,外翼上反角7°根部翼型为NACA23016,中、外翼连接处翼型为NACA23015.2,翼梢翼型为NACA4412。尾翼由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和整流包皮组成。都是普通梁、桁、肋结构。方向舵和升降舵都有调整片。采用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支柱式,向后收入前机身内。主起落架为半摇臂式,向内收入中央翼的起落架舱。主起落架的减震器适于在草地上起落,能承受缺乏经验的学员操作能力不足而粗暴着陆带来的冲击。机轮采用中压轮胎,主轮可制动。

座舱分为前舱和后舱,舱盖由前风挡、前活动舱盖、中固定舱盖及后活动舱盖组成。前后舱有联动的双重操纵机构和各种指示仪器。装有高度表、速度表、升降速度表、地平仪、磁罗盘和发动机转速表等飞行仪表;超短波电台和无线电罗盘等无线电设备。座舱盖相对窄小,飞机在空中稍一颠簸,飞行员的头部就会撞到舱盖,这也是我军老一代飞行员常年佩戴皮质飞行帽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戴上了又大又圆的头盔驾驶老式飞机,头部活动将更为受限。该机前下方视线不好,在飞机降落前的瞬间,前方的视线完全被高高翘起的飞机头挡住,飞行员只能通过从侧方观察来判断滑行方向是否正确。

中国初教-6教练机技术数据

首飞时间1958年8月

研发单位:南昌飞机制造公司

气动布局:平直翼

发动机数量:单发

飞行速度:亚音速

初教-6A

技术数据

乘员:2人

机长: 8.5米

翼展: 10.2米

机高: 3.2米

空重: 1,095千克

发动机:一台株洲(SMPMC)HS6A星形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 1,4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 285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 690千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