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7教练机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准备战争,开始利用民间飞行学校大量培养飞行员。陆军和海军分别以PT-13、PT-17、PT-18、PT-27和N2S等型号,大批采购“西点军校生”,该系列飞机累计生产达8584架,按部件计算则达到10346架。“西点军校生”初级教练机与北美公司的AT-6“德克萨斯人” 高级教练机共同构成新的飞行员训练系统。
技术特点
双翼机。动力装置为1台Continental R-670-5型220匹马力发动机。
性能数据
PT-17初级教练机主要技术数据:翼展9.8米;机身7.6米;机高2.7米;空重878千克;总重1232千克;时速170千米;升限3413米;航程813千米;机上乘员二人。
PT-17教练机服役事件
1942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了约150架PT-17初级教练机,供已送到印度旁遮普邦腊河机场的国民党空军航校作训练用。1946年该批飞机编队飞越“驼峰航线”返回国内。国民党空军第三飞机厂于1947年开始在台湾的台中仿制PT-17,称为初教-l型。计划制造100架,首架于1948年2月制成。1949年1月27日,国民党空军航校1架PT-17教练机起义,安全降落安徽合肥机场。以后又有3架起义。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良好的PT-17初级教练机2架,待修理的20架。1952年最后4架退役 。
学员们在莫顿(Moton)机场的 PT-17 教练机上接受初级训练。当他们学会驾驶这些双翼机后,他们将前往 12 英里外仍在建造中的塔斯克基机场,学习驾驶伏尔提 BT-13 教练机——一种全金属固定式起落架的单翼机。最后在 AT-6“德州佬”教练机上进行高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