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0A/UH-60“黑鹰”简介
美国的H-60系列“黑鹰”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UH-60A于1974年10月首飞,是“多用途战术运输飞机系统UTTAS“计划的产物。该计划旨在发展一种替代UH-1的直升机。1972年8月,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击败波音YUH-61A,获得了UTTAS计划的订单。1976年该机获得“黑鹰”的名称。“黑鹰”直升机已经在多个国家中服役了20年,并将继续服役很长时间。仅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就拥有1500架现役的“黑鹰”。“黑鹰”能按任务需要携带不同的设备,能胜任的任务包括运输、渗透、反潜、救援、电子战、炮兵支援、攻击控制以及和平用途。
目前该机仍在批量生产。由于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对“黑鹰”机队的损耗较大,美军于2007年再次定购了大量“黑鹰”系列直升机。
S-70A/UH-60“黑鹰”性能指标
“黑鹰”的基本型UH—60A长19.76米,机身宽2.36米,高5.13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由于大量采用各类树脂和纤维等复合材料,其空重较轻。该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0吨,最高时速292公里,航程603公里。两台通用电器公司的T7O0—GE—700涡轮轴发动机,并列安装于机身顶部的两肩位置,单台最大功率1564马力。
旋翼直径16.36米,尾桨直径3.35米,机长(旋翼、尾桨旋转)19.76米,(旋翼、尾梁折叠),机身长15.26米,机高(尾桨旋转)5.18米,(至桨毂顶部)3.79米。
最大允许速度361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293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高度1220米,35摄氏度)268千米/小时,垂直爬升率(海 平面、32.2摄氏度)3.55米/秒,实用升限5790米,悬停高度(有地效、35摄氏度)2895米,航程(最大起飞重量、最大内部燃油、30分钟余 油)60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18分钟。
驾驶舱设正(右侧)副(左侧)驾驶员位置,载员舱可容纳一名随机机械师和l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及相应装备。
机身两侧舷窗内的架子上可装两挺M60机枪,在必要时可提供火力支援。两扇推拉式舱门开关方便,可保证载员迅速进出。
S-70A/UH-60“黑鹰”实战
1983年10月25日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急怒”行动中,共有32架“黑鹰”参战,仅损失一架。这是由于担任行动总指挥的美国海军不习惯夜战,在白天实施行动造成的。而在另一次突袭行动中,载有美陆军“游骑兵”突击队的3架“黑鹰”在降落时遭对方轻武器扫射,慌乱中先后相撞并坠地。机舱内的美国特种兵虽个个鼻青脸肿,但均末受重伤。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黑鹰”所具备的较强抗坠毁特性。
1989年12月20日凌晨,在美军对巴拿马实施代号“正义事业”的入侵行动中,“黑鹰”再度披挂上阵。这一次,戴有AN/PVS—7B夜视镜的“黑鹰”飞行员驾机在30米左右的超低空快速绕过各种障碍,去完成各类棘手任务。其中一支陆军突击队搭乘“黑鹰”突然机降至巴拿马城东的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担任守卫的诺列加精锐卫队——“2000年营”由于粹不及防,被迅速解除了武装。这支利用“黑鹰”机降成功的突击队,为美军后续部队利用该机场源源开人起了关键作用。
1991年1月24日拂晓,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的近400架直升机(其中“黑鹰”约占一半)从沙特北部13个地点陆续起飞,深入伊拉克境内80公里纵深处的幼发拉底河谷地带,去给实施所谓“左勾拳”行动的美国第7军的重装部队建立一个前进补给基地。据一位当时在场的美联社记者形容说:直升机起飞时扬起的沙尘把天空都染黄了,这群“黑鹰”在空中形成6道黑色的走廊,景象蔚为壮观。这或许是军事史上最胆大包天的一次直升机行动!当天傍晚,以“黑鹰”和“支奴干”为主的直升机群将2000名士兵、50辆军车及大批弹药、油料运至新开辟的155平方公里的补给区内。事后证明,这座由直升机建起的前线补给点对合围科威特境内伊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3年8月,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演化成了美军与艾迪德派别间的武装对抗。克林顿急令160特遣队配合陆军第75别动队第3突击营的400名特种兵开赴摩加迪沙,捉拿艾迪德。谁料想此行竟成了“黑鹰”直升机的滑铁卢19月25日凌晨,第一架“黑鹰”被击落,机上美军3死2伤。接下来便是10月3日那场著名的“ 喋血”战斗。由于美军前几次夜间行动均未得手,于是战地指挥官麦克尼特中校决定在中午展开突袭。但白天动武的决定使160特遣队擅长夜战的优势尽失,行动失去了隐蔽性。战斗中,两架“黑鹰”被索马里人用苏制40火箭筒击落,一架“黑鹰”遭重创后挣扎着逃回基地。美军官兵18死76伤,另有1人被俘。祸不单行。
1994年9月18日,美国悍然以重兵入侵海地,“黑鹰”直升机再度在行动中出任重要角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次行动中,美军以“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号这两艘大型航母为基地,搭载有40余架“黑鹰”直升机。行动开始后,它们从航母起飞,将同舰的第10山地师的数千名官兵机降至太子港机场。这是冷战后美军所尝试的一种全新作战模式,即在掌握了制空、制海权的前提下,利用航母的巨大乘载量,将陆军人员一次性运抵战区,在舰载攻击机的支援下,利用随舰的陆军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