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0/苏-33“侧卫”设计特点
苏-33的机身结构与苏-27基本相同,都 由前机身、中央翼和后机身组成。为了满足舰载机采用拦阻方式着舰时所需要承受的5g纵向过载,对苏-33机身主要承力结构进行了加强。前起落架支柱直接与机身主承力结构联接,加强了前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并且改用了双前轮。主起落架直接联接在机身侧面的尾梁上,通过加强的结构和液压减振系统,使主起落架可以承受在舰上拦阻着陆时6~7米/秒的下沉率。尾钩组件安装在强化的中央桁梁上,为保证飞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在舰上起降的安全性,缩短了尾锥的长度。机翼部分改动比较大,苏-33增加了主翼的面积,并且把苏-27后缘半翼展的整体式襟副翼改为机翼内侧的2块双开缝增升襟翼,在机翼靠近翼尖部分设置有副翼。 通过增加的双开缝增升襟翼,提高了苏-33的机翼升力。在外翼内侧的2块双开缝增升襟翼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机翼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把外翼分为固定翼段和可折叠机翼2部分,通过布置在机翼折叠机构开缝处后段的液压做动筒控制机翼的打开和折叠。苏-33从后期的原型机开始就增加了可动的前翼结构,苏-33新增加的前翼设计十分出色,前翼的偏转角度为+7°~-70°,只能同向偏转而不能差动,前翼与主翼安装在相同平面上。通过加装的前翼和使用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使苏-33的纵向安定度放宽到15%平均气动弦长,比苏-27的5%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型的前翼与边条共同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可控涡系,提高飞机的俯仰操纵性能。[2]
通过增加的前翼形成的可控涡 流的作用,把苏-33的升力系数在苏-275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0.2(意味着短距起降能力有所提高)。苏-33的垂直安定面高度比苏-27略有增加,提高了飞机的方向安定性,使苏-33在侧风条件下的起降性能有所提高。水平尾翼布置位置和结构与苏-27相同,为了保证舰上使用对空间的限制,水平尾翼在与主翼折叠处相同的位置也设置有折叠机构,可以在舰上与主翼一起折叠起来,主翼和尾翼折叠后的宽度相同,减少了苏-33在航空母舰甲板上所占的面积,相应增加了甲板上的战机容量。
苏-30/苏-33“侧卫”技术数据
名称:苏-30/苏-33“侧卫” 制空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
首飞时间:1989年
研发单位:苏霍伊设计局
气动布局:后掠翼
发动机数量:双发
飞行速度:超音速
关注度: (4.8分)
武器装备
(1)内置武器:1门30毫米GSH-30-1机炮;
(2)挂载点:10个(外加翼尖挂载点);
(3)最大载弹量:8000千克(17635磅);
(4)典型武器:空对空导弹、(R-27“白杨”、R-73“射手”、R-77“蝰蛇”);空对地导弹(Kh-29、Kh-31、Kh-59);Raduga 3M80E反舰导弹;常规炸弹;火箭;外挂式油箱。
技术数据
乘员:2人
机长: 22.93米
翼展: 14.7米
机高: 6.36米
空重: 17,700千克
发动机:2台AL-31FL 涡轮风扇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 34,5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 2,50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 3,000千米
专家解析歼15四大优势完胜苏33 导弹先进能隐身
资料图:正在接受维护检查的歼-15舰载战斗机
(记者 黄子娟)近日,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完成最大重量起降试验,首次实现了复杂气象条件下不同起飞重量、多武器构型的舰上起降试验。有外媒将歼15和苏33进行对比,军事专家李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歼-15在很多方面比苏-33更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