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役概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4月下旬,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被突破后,其京沪杭警备总部所属部队5个军在郎(溪)广(德)山区被歼灭,其余大部退据上海,连同原淞沪警备司令部所辖部队,共8个军25个师20余万人。在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直接部署下,企图依靠上海的丰富资财和长期筑成的永备工事继续顽抗,争取时间,抢运物资,掩护战略撤退;并准备大肆破坏城市,阴谋挑起国际事端,促使帝国主义进行武装干涉。 上海位于东海之滨,濒临长江出海处,人口600万,是当时中国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基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郊区地形平坦,村庄稠密,河流沟渠纵横。守军以水泥地堡为核心,构筑大量集团工事,形成了面的防御体系,不便于大兵团机动和近迫作业。市内高大建筑物多而坚固,主要市区傍黄浦江西岸,市北吴淞位于黄浦江与长江的交汇点,是上海市区出海的交通咽喉。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以第21、第51、第52、第54、第75、第123军等6个军共20个师,配属坦克、装甲车,守备黄浦江以西市区及外围太仓、昆山、嘉兴、金山等地;以第12、第37军共5个师,守备黄浦江以东地区。另以海军第1军区和驻上海空军协同防守。其防御重点置于浦西市郊吴淞、月浦、杨行、刘行、大场和浦东高行、高桥等地区,借以屏障吴淞和市区,保障其出海通路。
人民解放军攻取上海的决心与部署在渡江战役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于4月底5月初向总前委、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发出一系列指示,要求抓紧完成占领上海的准备工作,既要歼灭守军,又要完整地接管上海,以利尔后建设,并保护外国侨民。在军事部署上,要先占领吴淞、嘉兴,封锁吴淞口和乍浦海口,断敌海上退路,防止大批物资从海上运走。总前委为贯彻《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心以第三野战军所属第9、第10兵团8个军(后增加第7、第8兵团各1个军)及特种兵纵队近30万人的兵力攻取上海;以第二野战军主力集结于浙赣铁路金华至东乡一带休整,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支援第三野战军作战。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依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指示,决心首先兵分两路,采取钳形攻势,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吴淞口,断敌海上退路,尔后再围攻市区,分割歼灭守军。其部署是:第10兵团指挥第26、第28、第29、第33军和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由常熟、苏州向昆山、太仓、嘉定攻击前进,直插吴淞、宝山,封锁黄浦江口,截断上海守军的海上通路,尔后由西北向市区进攻;第9兵团指挥第20、第27、第30、第31军和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以2个军由南浔、吴江等地迂回浦东,向奉贤、南汇、川沙攻击前进,进逼高桥,协同第10兵团封锁吴淞口;另2个军集结于松江以南和嘉兴及其以东,视机攻占吴淞口、青浦。尔后该兵团由东、南、西三面与第10兵团会攻上海市区。战前,该两兵团进行了认真准备,包括组织部队整训、加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并要求在市区作战力争不使用火炮等重武器。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抽调5000名干部组成接管机构,拟制了接管计划和警备措施,并筹集大量粮食和煤炭。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秘密组织大批纠察队护厂护校,保护人民财产。
从两翼钳击吴淞,切断守军海上退路,第三野战军各部队分别向上海外围守军发起攻击。至14日,第9兵团攻占平湖、金山卫、奉贤、南汇及松江、青浦等地,进逼川沙,威胁守军侧背。汤恩伯被迫由市区抽调第51军至白龙港、林家码头地区加强防御。第10兵团攻占昆山、太仓、嘉定、浏河等地,继续向月浦、杨行、刘行守军发动猛攻。国民党军依托钢骨水泥碉堡群,在舰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实施连续反击。15日,又将第21军及第99师自市区调至月浦、杨行、刘行加强防御,使进攻部队受阻。
据此,总前委指出:不要性急,应立于主动地位,作充分准备,以克服钢骨水泥工事。第三野战军指挥部即下达战术指示,总结攻击钢骨水泥地堡群的经验,并调整了部署,改取以小分队行动为主,实施火力、爆破、突击紧密结合的攻坚战术,逐个夺取碉堡,加速了战斗进程。至19日,第10兵团相继攻占月浦、国际无线电台,肃清了刘行地区的守军。第9兵团攻占川沙、周浦,在白龙港地区全歼第51军,将第12军压缩于高桥地区,并割断了其与浦东市区第37军的联系,与第10兵团形成了夹击吴淞口之势。汤恩伯为保持吴淞口出海通路,将第75军东调,增防高桥,依托该地区濒江依海、三面环水、地形狭窄的有利条件,在海空军配合下频繁反击。进攻部队与其展开激烈争夺战。23日,特种兵纵队的远射程火炮对高桥东北海面的国民党军舰艇进行炮击,击中7艘,其余逃走。至此封锁了高桥以东海面,将守军主力压缩于吴淞口两侧地区,为攻取市区、全歼守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10天的外围作战,人民解放军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攻占了守军的外围阵地和部分主阵地。但是,仅从两翼实施突击,地域狭窄,部队不便展开,每攻一点,费时较长,短时间内难以奏效。守军则可集中力量坚守。中共中央军委鉴于华东局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已初步完成,即批准第三野战军先攻取市区后解决吴淞的建议。总前委也指示,进攻市区应同时由南向北,实行多面攻击,以分散守军兵力。为加强进攻市区的兵力,第三野战军增调第7兵团第23军、第8兵团第25军及特种兵纵队炮兵全部,分别配属第9、第10兵团作战。
总攻市区,解放上海,歼灭守军主力5月23日夜,第29军攻占月浦南郊高地,第28军逼近吴淞,并对吴淞码头实施炮击。24日,第20军攻占浦东市区,第27军占领虹桥、徐家汇车站。此时,已于18日登舰准备逃跑的汤恩伯及其总部见大势已去,一面将第75军第6师从高桥调回月浦方面增强防御,以保障吴淞的安全;一面指挥苏州河以北主力向吴淞收缩,准备从海上撤逃。第三野战军指挥部即令各部队发起追击,大胆楔入守军纵深,分别截歼溃逃之敌。是日夜,第23、第27军分别从徐家汇、龙华进入市区,第20军主力从高昌庙西渡黄浦江进入市区。各部队多路快速跃进、勇猛穿插、迂回包围,直插每条街道,抢占街垒和楼房火力点,至25日拂晓,全部控制苏州河以南市区。随后,全线继续猛攻,第10兵团第26军攻占大场、江湾,第25、第29军攻占吴淞、宝山,第28、第33军攻占杨行等地,第9兵团第27、第23军和第20军一部,利用夜暗强渡苏州河,迅速占领河北市区。守军纷纷被歼。这时,负责指挥上海国民党军余部的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率部投诚。
25日夜,第31军在第30军配合下,经浴血奋战,攻克高桥,至26日中午肃清了浦东地区守军残部。27日上海全部解放。随后,第25军向崇明岛发起攻击,歼守军一部,解放全岛。至此,上海战役胜利结束。
战役期间,第二野战军主力控制浙赣铁路沿线,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主力解放浙东宁波、温州等地,有力地策应了攻占上海的作战。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接管人员及时跟进,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的热情协助下,有秩序地进行接管工作。警备部队实施严密的警卫措施,工人护厂队积极护厂,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人民解放军模范地执行城市政策纪律,露宿街头,不进民房,谢绝馈赠,保护外侨,以实际行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影响.
上海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
解放军进驻上海
解放军对上海外围发动攻势。10兵团29军当日攻占浏河,歼灭守军52军一个多营。28军83、84师直趋吴淞,激战两日,攻占太仓、嘉定,歼灭守军123军2000余人。26军攻占昆山、南翔,歼灭守军123军一部,俘敌1000余人;9兵团20军歼灭守军暂8师一部,进占平湖、金山卫、奉贤。30军沿南路前进,攻占南汇,进抵川沙。27军也顺利攻占嘉兴、松江、青浦等地。至此,上海外围阵地第一道防线全部攻占。
攻击外围阵地第二道防线的战斗开始。10兵团从吴淞的西侧猛扑月浦、刘行、杨行地区。这一带地形平坦,射界开阔,国民党军建有大量的钢筋水泥碉堡群,并构筑了铁丝网、鹿砦、竹签、壕沟、木桩、地雷等障碍物。守军为国民党52军、54军,伴有飞机、舰炮和要塞炮火的支援。 28军攻击刘行镇的国际电台,遭敌子母地堡群阻击,攻击部队在开阔地带遭到严重杀伤,好不容易攻到近处,却突遇地堡前的地雷区、电网和竹签阵,攻击部队伤亡殆尽。经组织部队反复冲击,至夜深才拿下4个地堡群。然而到了天亮,国民党军突然以猛烈炮火打击,进占地堡群的解放军粹不及防,伤亡惨重。国民党军借助海军舰炮和空军飞机的支援,以坦克、装甲车开道,不断向解放军发起反击。双方死死缠斗,激战终日不休。为打开局面,28军又从两翼迂回刘行,依然被猛烈火网所阻,伤亡严重却进展甚微。
29军攻击月浦,在前沿遭国民党军阻击阵地猛烈火力及海军舰炮打击,伤亡很大。经多次冲击,接近街区,却又陷入各种隐蔽地堡的火力网交叉射击之下。双方多次展开白刃战,各个街区不断易手,混战长达40余小时。这场仗打成了添油战,解放军冲上去的连、营很快就打光了,不得已只好以团为单位发动攻击,光团级干部就牺牲了2个。经双方反复冲击炮火轰炸,月浦成为一片残垣断壁。
14日到17日,28军、29军攻击受挫,伤亡达8000余人。在重大损失之下,10兵团改变战术,不再进行直线攻击,而是先以火力覆盖敌阵地,然后以突击队爆破敌碉堡,以近迫作业方式,步步为营,不断挤占国民党军阵地。如此一来,伤亡果然大大减小,尽管每天进展并不很大,但总算不断前进,国民党守军的斗志则越来越弱。至19日,28军终于攻占杨行和刘行国际电台。22日,月浦守敌伤亡大半,余部撤逃而去,月浦被克。
东路9兵团的攻击相对顺利一些,31军进逼浦东,经10小时激战,攻占周浦镇,俘敌海防支队司令耿子仁以下2500余人。为配合西路军作战,30军加快进攻速度,抢占奉贤海堤,歼灭了原定要炸堤的国民党突击队,然后直趋白龙港,经一夜激战,歼敌51军、暂8师、37师一部,俘敌8000余人。19日,30、31军会攻高桥,经3天激战,攻克高桥。 三野部队全部攻占上海外围阵地,部分攻占主阵地带,从两翼向吴淞口张开了钳口。
第二阶段
为保住吴淞和高桥,汤恩伯连着拉上去3个多军,上海南北两翼重兵云集,市区则显得非常空虚。粟裕通过情报得知,汤恩伯本人已逃出上海,在吴淞口外的军舰上指挥,守卫上海的国民党军也有一部分已登船撤走。战机难得,解放军向上海市区发动总攻。
10兵团在月浦、刘行伤了元气,粟裕又将正在休整的23军和25军拿上来攻上海,这样,进攻上海的解放军达到了10个军,形成牛刀杀鸡之势。
总攻上海市区的有4个军:20军、23军、26军、27军。粟裕决心先取浦东,然后瓮中捉鳖。全天激战中,20军冲进浦东市区,23军攻克龙华,26军占领沈家桥,27军攻至苏州河南,各部进展都比较顺利。汤恩伯将能调动的部队全部回援吴淞,然而已无补于事。解放军东西两路部队加紧攻势,凶猛地楔入了守军纵深。在西路,29军和33军一部攻占宝山,进抵吴淞。25军攻克吴淞要塞,稍后,28军和33军也攻至吴淞。在东路,26日,30军占领三岔港,封锁了吴淞口东岸江面。31军全歼江心洲之敌,全部占领浦东地区。
三野各部队会师吴淞口,肃清了苏州河南的敌军,切断了上海守军的最后退路。在苏州河边,爆发了上海战役中的最后高潮。国民党军据守苏州河北,以高大楼房和工厂、仓库等建筑物为掩护,用密集火力封锁河面。聂凤智指挥27军不断展开攻击,一波波部队冲上去,又一波波倒在对岸射来的火网前。攻了一上午,河南岸布满了攻击部队的尸体,然而还是没能冲过宽不过30余米的苏州河。为了不破坏上海市区,三野司令部命令部队不能使用重炮攻城,也不能用炸药爆破,只能用轻武器进攻,因而进展十分艰难。许多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的英雄都在苏州河边倒下了。杀红了眼的战士愤怒的质问聂凤智:“是资产阶级老爷们的楼房重要,还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生命重要?!”
上海地下党发挥了重大作用。国民党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派人和27军接洽,率国民党51军、21军、123军4万余人起义,大场、江湾解放。27军冲过苏州河,在20军和23军一部配合下,全歼了河北的国民党37军残部及交警总队。其后,参战各部队全力投入搜剿残敌的战斗。
从苏州河畔到黄浦江边的枪声停息,上海战役结束。在16天的激战中,解放军共歼敌15.3万人,缴获各种火炮1370门,各种枪支8万余支,坦克、装甲车119辆,汽车1161辆,舰艇11艘,以及大量各种物资。上海地区守敌,除汤恩伯及从海上逃脱的5万人外,全部被歼。人民解放军伤亡2万余人,其中牺牲连以上干部433人。
在木渎召开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下设三个接管委员会:陈毅兼主任的文教接管委员会,曾山任主任的财经接管委员会和粟裕兼主任的军事接管委员会。
上海战役期间,第二野战军主力控制浙赣线;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主力解放浙东宁波等地,有力地策应了攻占上海的作战。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接管人员及时跟进,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密切配合下,攻占市区的部队,严格遵守入城纪律,露宿街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