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战列舰介绍
结构特点
“大和”号舰首的最大特点是呈球形。“大和”号舰首在水线处深进,且垂直,上部明显前倾,左右则象牵牛花状张开。舰首前端近似半圆形。这是日海军战列舰从未有过的形态。“大和”号有2个舰桥,在烟囱之前(以下称舰桥),是全舰的战斗指挥中枢。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3联装主炮3座,前部2座,后部1座。“大和”号的舰尾也有其特点。该舰采用半平衡舵,前后配置,距离15米,装在中心线上。大口径主、副炮20余门,航速27节,装甲厚、防护能力强,同时命中2条鱼雷或数枚重磅航弹也不致影响战斗,故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
研制历程
“大和(计划名A140F5)”在1937年11月4日,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造船船渠〕开始动工(※第4船坞〔第4船渠〕原是负责整备、补修、配备用,并非用来造舰)。干船坞因 大和的建造而进行扩建,完成后长314米、宽45米、深11米。当时为了不让美国知道建造中的大和己超越该国的战舰,因此成为机密,并秘密地建造。
使用情况
1942年2月12日成为联合舰队旗舰。同年,因中途岛海战的关系,于5月29日从柱岛出航,其间只在后方而没有参与海战。同年6月14日回归柱岛。在回航途中,被文莱附近的美国陆军军机攻击。(因剩余弹药少)当时采取了近距离对空攻击,击落了数架敌机。
大和号战列舰技术数据
名称:大和号/Yamato战列舰
建造时间:1937年11月4日
下水时间:1940年8月8日
制造厂: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
满排吨位:50000吨以上
大和级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2,400人
舰长: 263米
型宽: 28.9米
满载排水量: 72,808吨
续航距离:1 943.84海里/16节
航速: 27.5节
武器装备
(1)三座三联装45倍406毫米主炮(有史以来最大口径);
(2)副炮为4座三联装127毫米炮(后改成2座,并且全部是从最上级重型巡洋舰上拆除下来的);
(3)24门89式40倍127毫米高炮(后期,前期只有12门),以及24门(后增多为152门);
(4)96式60倍口径25毫米三联装高射机枪。
4月7日 “大和”号战列舰被美机击沉
1885年4月7日,清朝政府下诏停战,命令前线清军立即停止战斗,按期撤军回国。此令传到前线,清军爱国将士们“拔剑斫地,恨恨连声”。冯子材给两广总督张之洞一个电报,请他上折要求“诛议和之人”。全国纷纷通电反对和谴责清政府与法国侵略者议和。
1921年4月7日,广州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并推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
二战结束70周年 日本欲打捞“大和”号战舰
据日本共同社5月27日报道,日本自民党部分年轻国会议员26日成立讨论打捞“二战”期间被美军击沉的日本海军战舰“大和”号事宜的议员联盟,并在国会议事堂举行首次会议。联盟计划最快6月汇总提议,要求日本政府对“大和”号沉没的鹿儿岛县西南海域展开海底调查。
日本“大和”号沉没终结大舰巨炮时代(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战争中大规模运用科技手段的战争。而海军又是所有军兵种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在众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军兵器中,战列舰可谓是当时人类科技与制造业水平的最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