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潮”级常规动力潜艇介绍
结构特点
“夕潮”(Yuushio) 级常规动力潜艇的特点:低矮轮廓艇首;圆滑状艇体结构;指挥塔围壳位于艇体中部较前位置,指挥塔围壳前方仅小部分艇体可见;指挥塔围壳高耸,前后缘垂直,宽度由前至后逐渐变细;指挥塔围壳上的潜水舵位于前缘位置中等高度较下方位置;艇壳呈流线型驼背状外观;艇尾尾舵可见,前缘略倾。
研制历程
本级舰的建造工程由三菱重工神户厂与川崎重工神户厂平均分摊,依照先后顺序轮流建造。首舰于1976年开工,同级10艘于1980年至1989年先后服役成军。
夕潮级潜艇为前型"涡潮级"的改良型,不过在基本构型特征上仍与涡潮级类似,都是双壳泪滴型舰体、单轴五叶式螺旋桨、十字尾翼与舰首水平翼位于帆罩上。
在夕潮级建造的十年之间,电子科技的进步相当迅速,导致夕潮级早期型与后期型在装备上有不小的差别。前四艘称为基本型,后六艘为改良型。
使用情况
承袭美国的先进降噪科技,“夕潮”级拥有优秀的静音能力;“汐潮”级的声纳系统较前型舰“涡潮”级完善得多,“涡潮”级为ZQQ-3被动阵列声纳,“汐潮”级的则是ZQQ-4声纳系统(整合了中/低频被动阵列声纳以及美国的AN/SQS-36J主动声纳); 从1987年起,“汐潮”级的“冲潮”号(SS-576)率先加装ZQR-1被动式拖曳阵列声纳(美BQR-15拖曳阵列声纳的日本版),成为首艘拥有拖曳声纳的日本潜艇,而后其余本级舰也陆续跟进;“汐潮”级的作战中枢是日本自制的ZYQ-1型战情处理系统,是日本首种自行开发的潜舰作战系统;
“汐潮”级的建造工作进入尾声后,日本立刻开始建造“汐潮”级的后续改良型——“春潮”级。到了1990年代后期,虽然经过近20年的生涯,“汐潮”级仍然是世界最精良的柴电潜艇之一;然而由于日本海自的潜艇高汰换率政策,服役满16年的本级舰便陆续在1990年代末期退出第一线,其中绝大部分先转任训练用潜舰数年再除役,发挥服役末期的剩余价值。
“夕潮”级常规动力潜艇技术数据
名称:“夕潮”(Yuushio) 级常规动力潜艇
建造时间:1976年12月21日
下水时间:1979年3月29日
服役时间:1980年2月26日
现状:退役
前型:“涡潮”级
次型:“春潮”级
制造厂:日本三菱重工业神户造船所,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
满排吨位:2000-5000吨
活动范围:太平洋
“幸潮”号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61人
舰长:76米
型宽:9.9米
续航距离:未知
航速:20节
水上排水量:2,250吨
水下排水量:2,450吨
潜航深度:300米
武器装备
(1)导弹:反舰导弹——麦·道“鱼叉”反舰导弹,鱼雷发射管发射;
(2)鱼雷:6部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日本海军89型和80型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