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仙级轻巡洋舰介绍
结构特点
林仙级仍然采用了长首楼船型,但是首楼的长度比例略有缩短,上层建筑上则更接近利安德级改进型。两座烟囱分得很开,而不是象利安德级那样合并为一个大型烟囱,这是由于在动力舱配置上,采用了锅炉舱与轮机舱交错配置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这样配置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抗损性。除最后建造的"阿罗拉"号外,该级其他3艘舰的两座烟囱之间安装有一台飞机弹射器及配套的起重机等设备,可以搭载一架水上飞机,用于侦察和校射。由于该舰没有配备机库,所以水上飞机只能露天搭载在弹射器上,这很不利于飞机的保养和维护。最初的设计中,后甲板室上方还准备存放一架备用的水上飞机,但是在"林仙"号上的实验表明,这样存放会影响到周围102毫米炮的使用,所以只好不了了之。实际上,在长度不大的林仙级上安装水上飞机弹射器,本身就相当局促和危险,同时由于露天存放,保养和运用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二战爆发之后,出于实战的需要,3舰的弹射器均被拆除。桅杆方面,由于竣工时对桅杆承重要求不高,所以林仙级各舰前后桅均采用简单的两截式单柱桅。 林仙级的防护基本上继承了利安德级的配置方式,其主装甲带只用来掩护机舱和锅炉舱,而弹药库则由专门的装甲盒进行防护。这也是当时英国巡洋舰常用的防护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减轻防护重量有一定的好处。由于排水量较小,林仙级的防护相比利安德级也略有减少,其机舱部位装甲带厚度为57毫米,比利安德级的76毫米装甲带减少了四分之一,相应部位甲板装甲厚度为25.4毫米,与利安德级相同。弹药库部位侧面装甲厚度为76毫米,顶部50.8毫米,相比利安德级在侧面减少了12.7毫米。
研制历程
从1929年开始,英国海军开始了对装备152毫米火炮的巡洋舰的设计工作,这在当时是相当"离经叛道"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只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及吨位进行了限制,而对巡洋舰的限制仅仅是单舰最大吨位和火炮口径,所以各国纷纷设计排水量和火炮口径均达到上限(10000吨,203毫米)的巡洋舰,而在此时英国却开始逆潮流而动,停止了新的8英寸级巡洋舰的设计转而设计6英寸级巡洋舰。这除了从数量和财政方面考虑外,即将开始的伦敦海军谈判中巡洋舰问题将要提上议事日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929年到1932年2月,英国海军就新的巡洋舰提出了排水量从3000吨到7000吨不等,装备单管、双联或3联装152毫米或140毫米主炮的多个方案,设计工作在1931年新年告一段落,但是在1931年3月,对巡洋舰的要求又发生了变化,于是设计方案又进行了改进并获得批准。
林仙级轻巡洋舰技术数据
名称:林仙级轻巡洋舰/Arethusa
建造时间:20世纪30年代
满排吨位:2000-5000吨
林仙级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318人
舰长:132.89米
型宽:11.89米
满载排水量:4,410吨
续航距离:5000海里/16节
航速:29节
武器装备
3座双联装152毫米50倍径主炮。重7017千克,炮闩为断纹螺式炮闩。
6门主炮
4门单装45倍径102毫米副炮
一座3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