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Ofeq,也称Ofek)”是以色列自主开发的光学侦察卫星项目。第一颗“地平线”卫星于1988年9月19日... [详细]
再一个在临终关怀的时候,很多子女最后感觉到惋惜或者遗憾,没能在老年人最后需要子女的时候陪伴在老年人身边,这个时候能不能有相应的政策设计,让子女真正陪伴在老年人身边,减少这样的遗憾的发生。所以对家庭的支持,是现在政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今后大家听到喘息服务,针对的是家中有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他身边的子女或者亲属。今后政府准备有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老年人请他“出差”一个礼拜,到自己家里周边的养老照料中心或者养老驿站,短期住上一两个礼拜,这一两个礼拜使长期在他身边的子女和亲属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不是道德取向问题。我每个星期六日都要去我的老年实验室,实际上也很痛苦,在你最累,需要休息的时候,那边还有一个事让你牵挂,你去那儿以后,给他们带来欢喜的同时,往往带有失落和痛苦回来,因为他们面临的痛苦是你不能解决的,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实际上对每一个长期在老年身边的人来讲需要释放和调节。
另外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养老护理员虐老的问题。这里的养老护理员几班倒?如果去养老机构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专业。如果说养老护理员是一对一,你认为一对一好,还是两班倒好,还是三班倒好,真正的养老机构应该实现三班倒,也就是八小时专业服务,16个小时自己休息,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能集中精力用最好的状态在八小时里为他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专注的服务。
一对一的服务往往会出现疲惫,随时都可能发生问题。但是三班倒的养老机构就面临着护理成本相应增加的情况。所以我们在选养老机构的时候,不要被一开始的综合价格吓回来,一定要问价格后面是什么样的服务,服务后面是什么样的模式,那样才真正给老年人带来切实的、体贴的、合适的服务。我们选养老机构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决定条件是离我们家远或近,远和近对于真正入住里面的老年人来讲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他恰恰是子女的问题。为了给老年人选择更物美价廉、合适而且相应的服务能力、水平更高的养老机构,实际上自己所要多跑的那两步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选择的时候常常把一个礼拜去一次或者一个月去一次的交通作为一个前提,摆在前面,这是选择的时候经常不小心走进的误区。
我们也提到,比如说老年人嫌贵不去住,护理员嫌钱少不去干。今后不是怕没有养老机构床位,软硬件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一定是做得越来越好。我们的软肋是什么,是今后10年,15年之后,尤其在座各位一起,谁来帮助我们失能的时期。不要因为我们在海淀区,就认为机器人能帮助我们度过失能阶段,机器人能够降低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服务效率,但是替代不了人对人的服务。
我们现在的养老护理员流动的速率很快,每年40%以上的护理员进进出出。全市6000多养老护理员,将近40万的家政服务员,将近小十万的护工,这是老年人需要面对的我们身边的护理者,服务者,而这些人他们的后代子女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怎么把护理工作变成体面的职业是一个重点。
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老年人会抱怨在身边的社区卫生站拿药,原来最爱吃的药没有,拿不到,心脏病或者其他的高血压药需要跑三甲医院拿,到底问题在哪里?实际上跟大家做一个沟通和解释,现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如果按成分来说早已经都够了,但是同样一个成分的药,不同的厂家却是不同的。比如感冒爱用同仁堂的感冒冲剂,但是在社区卫生站就拿不到这个药,这就是这里面的差异和区别。今年下半年可能要出台这样的政策,把类似高血压常见病稳定期的供药,可以在三甲医院开建议性的处方变成长期处方,在社区卫生站就能拿到。
我们也有一些焦点和误区,比如让北京老年人老了不让在北京养老,这一定是误传。实际上无论在中心城区,往六环以外,还有三分之二的床位在那里,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服务均衡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要在更广阔的视野看养老事业的布局问题,因为在我们身边,比如天津武清区跟通州区基本上就是一个边界之隔,但是养老床位的价格才2000多块钱,有的时候一步过去就是另外一片天地。从产业角度来讲,北京很多所谓的物流,很多快递仓库基本上在武清,原来在这里的员工也到那里生活,孩子上幼儿园和优质小学的费用和成本比在北京降的很多。所以这是一个更广泛的选择问题。更多是用吸引的方式,一定不是强制的方式。
我们都有自己的行动策略,按平时的说法叫原则。支持家庭这是必然的,因为家庭是居家的基础,也是真正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最有魅力的地方。支持老年人自立、自理,通过各种方式让他能够自立、自理。不仅要看到老年人,还要看到照护他的人,解决他面临的难题,能用更好的状态照顾老年人,因此要支持照护者。同时要紧紧盯住失能、失智、失独的老年人,因为他们是面临困难的最大群体,不仅物质支持,关键是精神支持。每个人都有物质需要,但是到老年期物质需要是处于贫乏的,逐渐下降的曲线,而精神的需求永远在高位,所以一定要关注精神的关爱,同时支持“组织起来”,老年人要组织起来,服务者也要组织起来,包括我们的志愿者也要组织起来,通过“组织起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支持需求发掘。
在居家养老当中我们还关注这些事,虽然是日常的事,但是是很重要的,关于配餐问题、送餐问题。不仅要吃得好,还要营养膳食平衡,包括营养吸收问题。很多老年人现在吃得好吗?吃得不错,但是大家知道吗,一个数字让我们很震惊,北京很多老年人属于营养不良。有一部分是养生带来的祸,偏激认为有一种东西不能吃,比如鸡蛋、肥肉不能吃,反而由于这个原因失去相应的蛋白质,逐渐有很多方面降低了相应需求,所以很多老年人表现为营养不良。
而营养不良后面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跌倒,包括失能,都是营养不良作为前提基础。还有一个科学判断,每个人的肌肉,当你过40岁以后,每年以1%的速度在往下减少,如果把我们的肌肉做一个剖面,会看到里面一开始是白的,周边的脂肪很少,里面红的肌肉占的很多,随着年龄逐渐白的越来越多,红的肌肉越来越少,但是后来发现肌肉不光是肌肉,肌肉是另外一种内分泌,直接和我们所谓的血糖和很多内容紧密相关,只有一部分与肌肉的多少相关。而肌肉和蛋白质的摄取紧密相关,和日常的运动紧密相关。一个科学的肌体后面和很多理念对接。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