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以“汉民族”及其历史衍生民族为绝对构成主体的中华民族。当前之中国,无论是从血缘还是文化层面上,都受到了一个共同祖族,即“华夏族”的深刻影响。
华夏一词,目前可考最早的出处,来自于《尚书.周书.武成》: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这句话的叙事背景发生于武王伐纣时期,其大致意思就是说,无论中原的华夏族还是偏远的少数民族,没有不遵从(周武王伐纣)的。
显然,从《尚书》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至少在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3067年以前,在中华大地之上便已经拥有了明确的“华夏族”概念!
那么,华夏又如何能够区别于周边,被独独称之为“华夏”呢?对此,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曾有过这样的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