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据法新社报道,在维也纳伊核协议会谈中,欧盟、俄罗斯和伊朗声称伊核协议会谈取得“进展”。
4月15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尼里克在广播电台威胁称“如果乌克兰无法成为北约成员国,那么乌克兰将自己重新恢复核地位”。
4月1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当地时间4月13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 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预计两年后开始排放。
核污水、核武器和核协议,3起涉核事,发生在亚欧大陆东、西、中3个国家,领域也各不相同,貌似毫不相干。不少专家解读时,也极少将这些事件联系起来看。下面,策辩将抽丝剥茧为你梳理这3起事件的联系,并为你揭秘了中美俄巅峰对决大博弈的新领域和新趋势。
【3起涉“核”事件的联系】
1.表面联系
3起涉核事件的联系,当然不只是都有一个“核”字,我们看看如下图表:
从上图表不难看出,3起涉核事件,有4方势力(中、美、俄、欧)不管空间上距离有多远,都是参与方。实际上,这就是当今世界格局面貌最真实的写照。世界任何事,都少不了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的参与。也许有人对欧盟作为“四国大战”玩家持有异议,认为它不过也是美国附庸之一。事实如何?我们看看围绕4月22日全球气候峰会进行的博弈过程。
先说说4月16日已经举行的中法德气候峰会。按理说,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已经广而告之要在4月22日召集全球气候峰会了,“小弟”们等着到时参会讨论讨论、听听“老大指示”就可以了。可不知大家注意没?4月16日的中法德气候峰会,中国是应约参会,且在会议后发表声明称:
中法德一致认为,要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