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我国初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届时,BR沿线主要国家的基础设施也已经基本初具规模:
——据Refinitiv数据,截止2020年中,共有2600个项目与BR有关,项目总估值约3.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万亿,涉及基础设施包括铁道、港口、高速公路、工厂等。
接下来发生的事必然是由中国领导的战后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
事实上,上周六我们与伊朗签署的25年长期协议,其实就包括产业转移。
在未来,中国对伊朗的定位类似于六十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定位,先通过伊朗完善的基础设施将其打造成伊斯兰世界的经济高地,然后由完成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的伊朗向其他伊斯兰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最终形成以中国为首的多梯度的全球新产业分工体系。
如此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必然要涉及到大量的国际货币流通吧?
前几天外长在阿联酋才说了,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你觉得还会用美元吗?
产业转移完成后,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崛起,对全球原材料的和出口市场的需求持续扩大,国际经济活动更加频繁,这是不是相当于国际货币又多出一块很大的增量市场?
那用谁做结算货币不用多说了吧!
这时摆在美国面前的就是一道怎么选都是输的选择题。
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