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美国在冷战时期对苏核心竞争优势,便是通过扶持盟友国家的经济增长,来彰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而朝鲜战争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属于美国核心盟友之一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其实远不如北方,这里面固然有苏联经互会援助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当时韩国基础设施不完善,美国想扶持也有心无力。
以工业最基础的材料级产品粗钢产量为例:
1955年,朝鲜13.7万吨,韩国1.1万吨;1960年,朝鲜64.1万吨,韩国5万吨;1965年,朝鲜123万吨,韩国19.2万吨;1970年,朝鲜220万吨,韩国48.1万吨。
整个六十年代期间,韩国的国家建设都是围绕基础设施展开,到70年代,相关配套基本成熟且初具规模,然后在美国的胁迫下日本强行向韩国转移了电子制造业等产业。于是,在产业线建成的70年代中后期,韩国经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上涨,不到三十年时间便从封建落后农业国发展成拥有先进制造业技术的发达国家。
马来西亚槟城在七十年代就建成了东亚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封装基地之一
同样的负面教材还发生在东南亚身上。
八十年代初期,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兴起,主要转移对象为东南亚和中国。彼时东南亚相对于中国有两大优势,一是原材料丰富,二是近海多港口,物流运输成本低,是转移者非常青睐的对象。
从七十年代开始美日就在东南亚展开了积极的布局,从高端的汽车、半导体到中端的电子电工再到低端的纺织均有涉猎。
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东南亚经济水平已经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原因有二:
首先,市场过度对外开放,让投机者有缝可钻,1997年那场金融风暴引发的外资大逃离,直接搞垮了各国半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