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香港媒体人总结,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体制在香港发挥到极致,特区政府长期积弱,“地产党”成为真正主人,几年前坊间戏称真正的特首是“L君”,就是一个形象比喻。地产党虽然在选举委员会不占多数,但在特首选举可以扮演关键少数,甚至与民主派“合作”。
2012年的特首选举,主流商界自作主张,造成建制阵营的分裂;明年的特首战,如果按照原来选举办法,反对派控制区议会过半议席,可以在选委会拿到117个席位,加上原来的三百多票,再与商界勾兑,足以左右特首选举。
香港贫富悬殊加剧,住房困难,年轻人缺乏向上流动机会,是公开的秘密,也是那场暴动的社会基础。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几大地产商囤积土地,操纵政党、环保团体、舆论。如今,反对派已经几乎被逐出议会,无法“拉布”,完全行政主导。
文章认为,随着香港形势变化,无可奈何花落去,“地产党”已近黄昏。
还有香港媒体撰文指出,港人皆知,香港的问题之所以是结构性的,是因为香港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泛民或者“港独”能够解释的。
以住房问题为例,相对于“四大家族”在房地产领域赚取巨额财富,并助力香港成为世界上房价最为昂贵的城市,香港普通人糟糕的居住条件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房屋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房租的压力早已不堪重负。
香港房屋的高租金和高楼价,除了给年轻人生活带来相当大的生活和精神负担外,也扼杀了他们很多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有不少有能力之人于是纷纷到深圳等地寻求发展。而那些处在香港社会最底层的、没有办法走出去的年轻人自然安居无望,成为香港年轻人产生不满和抗拒的重要源头。
文章认为,这一切可能不能完全归咎于商界,因为资本逐利是商人本性。而对香港选举制度的整顿以及其他治港政策的变化表明,香港奠基于殖民时期,延续至今的“政商共治”的管治模式——真正主导政府决策的是商界,官员往往沦为商界“政策”的执行者——大概率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