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还可以这么理解,拜登目前所推行的,回归多边主义,仅仅是权宜之计,而不是真的要回归多边主义。因为如果不表示回归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巴黎气候协议等,就无法向盟友和世界解释,毕竟强调“美国优先”是无法赢得盟友和世界的。但实际上这改变不了美国已经形成的“孤立主义”国家意志。
那美国真的就会走上自我孤立的老路吗?我可以告诉大家,至少美国已经在为“孤立主义”做更充足的准备,而要想结束这一历史趋势,全球都应该明白,必须要让美国全国上下感觉到“疼”,否则这个问题无解。
这就好比说当年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什么结束,其实更大的原因是,美国大部分人觉得再打下去,美国没有任何胜算,而且对大部分人都没有好处,这个时候美国才会结束战争。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美国议会和民众(媒体)开始对美国政府里面的鹰派开始发难了,美国才可能回到多边主义。这就好比说,什么时候像蓬佩奥这样的所谓“冷战”政治家,没有市场的时候,美国才会回到多边主义。想当年朝鲜战争,直到麦克阿瑟被撤职的时候,美国才真正开始了停战谈判。
所以,世界要想美国回到多边主义,或者说美国的盟友们,尤其是西欧各国,要想让美国真心回到多边主义,重视欧洲盟友的利益,那么需要的不是答应美国各类条件,去针对中国等,恰恰是全球各国需要联合起来,让美国的孤立主义变成一种直接的内伤,美国才会回到多边主义。
因此,只有全球联合起来跟美国主动“脱钩”,削弱美国的霸权惯性,美国才会不脱勾,才会尊重世界,否则美国这次兴起的孤立主义将会愈加激烈,因为这是自下而上的情绪,而非某个政治家的单独意愿。当然,很多政治家会迎合和利用这一情绪,来达到政治目标。
很多人可能又要说了,美国人家不联合其他国家搞中国就不错了,你还指望着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美国?这不是幻想吗?
请注意,我一直认为,当下的人们,不仅会低估历史的作用,也会低估很多政治家的眼光和意志,国家利益,是真实的感受,而不是书本上的理念,如果你去深入的了解德国、法国等国家历史,你就会知道,这些国家真正的,具有国家民族情怀的实力派精英对俾斯麦、戴高乐等政治家的认可。
在德国人眼里,没有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没有德国,而在诸多法国精英眼里,戴高乐比拿破仑还要伟大。
而像俾斯麦、戴高乐这样的政治家,从来没想过要成为英国或美国的附庸,恰恰相反,在俾斯麦时代,其通过合纵连横策略,英国企图削弱和打击德国崛起的战略完全失败。
而戴高乐时代,法国摆脱了英美主导世界的格局,与英美分道扬镳,1964年法国率先选择跟中国建交,1966年,戴高乐代表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法国自此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同时要求所有法国境内的美国士兵,必须在1967年4月1日前撤离法国,不管美国是否愿意。戴高乐还要求将法国的美元储备换成黄金,从美国运回,以应对美元霸权和对美元的不信任。
正因为有了俾斯麦、戴高乐这样的政治家,英国和美国才不得不尊重德国、法国等,反而那些从骨子里就对英美俯首称臣的政治家,是绝对不会得到美国和自己国内民众尊重的,这就是为什么恰恰是欧盟跟中国之间,不顾美国的反对,迅速走近的时候,美国反而开始尊重和重视欧盟的原因。
不信的话大家再去看看澳大利亚,当时反华方面比美国自己都跳得高,可谓皇帝不急太监急,结果美国不仅啥也没给澳大利亚,反而迅速抢占了澳大利亚的出口市场(澳大利亚牛肉、龙虾等出口市场被美国挤占),这次拜登上台首先就找了对美国意见很大的德国和法国,反而直接无视了跟屁虫澳大利亚。你说澳大利亚亏不亏?
其实我要问的是,让德国、法国等国家民众铭记的政治家,为什么恰恰是拥有自我独立主张的政治家,而不是依附于英国或美国的政治家?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国家都非常清楚,只有完全独立的政治外交体系,以及足以捍卫这种体系的决心,才会赢得对方(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的尊重,才会获得真实的利益。
因此,我的预测是,谁先做好了为了捍卫自己利益,跟美国“脱钩”(得罪美国)的准备,谁未来所获得的发展空间就更大,这就好比说,只有做好了失去对方的准备,对方才会放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