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明,美国认为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并不是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而是经济成本问题,这与环保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
接着加拿大、澳大利亚也跟美日两国支持“交易条款”。
俄罗斯也被说服,俄罗斯当时已被去工业化,碳排放总量锐减,给俄罗斯的排放指标远远高于它的实际需要,叶利钦认为这些多余的指标如果可以换取补偿金,那对于缓和极度紧张的财政危机是有帮助的。
但欧洲国家坚持反对“交易条款”,认为美国的做法是在破坏《京都协议书》的精神。
2000年11月,美欧在海牙谈判破裂,随后,刚上台的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克林顿签署的《京都议定书》,称其存在“致命缺陷”。
美国认为“环保”不能影响美国企业利润、不能影响美国经济发展、不能影响美国就业率,在解决全球碳排放问题上,美国例外。
小布什在政治上必须迎合美国的工业资本集团,那些军工、汽车、能源集团哪一个也不能得罪。
在美国参议院当中,更是没有一个议员支持《京都协议书》,他们同样受到各州利益集团的控制。
退出《京都协议书》,美国火力发电厂还得到了政府补贴。2001年7月,欧洲建议工业国取消对火力发电的补贴,增加对无污染能源补贴,被美国拒绝,指责这是政府干预市场行为。
2001年8月在德国波恩达成了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协议书》,减少碳排放又成了一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