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诋毁中国的扶贫成就,指责这种对为解决贫困而产生的巨大投入,“不可持续”。
然而,很快有人发现,写这篇文章的记者,在自己的私人账号还称赞了中国的扶贫工作。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我对这件事的理解,就是作为个体,这名记者认同中国的扶贫工作,但是背后的资本不允许他表扬中国。
于是,记者就只能从“不可持续”这个角度,来批评中国。问题在于,他只提出问题,根本没解释,为什么扶贫工作“不可持续”。
就好像“不可持续”是某种不需要证明的正确结论。
联系到前不久美国签署的新冠疫情纾困法案,我忽然理解了记者的逻辑。
因为美国的扶贫,还停留在“授人以鱼”的阶段,碰到贫困问题,解决办法就是给民众发钱。
国家不可能一直发钱,所以扶贫”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