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益看上了施正屏的丰富阅历、专业素养和人脉关系,有意跟施套近乎。两人关系热络后,周德益就堂而皇之要求施正屏到大陆帮着收集一些资料。
按照施正屏在镜头前的供述,因为他父亲曾受过台湾情报单位的迫害,他对情报机关心存害怕,再加上手头也拮据,所以就妥协成为一名台方间谍。
2010年,施正屏参加大陆某科技研究院的学术活动时,觉得主办方提供的一些材料对周德益来说可能很有用。他就主动找到主办方说资料太多看不完,想借回酒店晚上再研究一下。当天晚上,施正屏在酒店拍摄了这些文件,悉数交给了台情报部门。
从2005年到2018年,施正屏先后30多次入境参加大陆有关单位举办的两岸研讨会,通过公开套取、打探刺探、金钱收买、物质利诱等手段获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亚太战略等方面数据和内容。
周德益则根据这些资料的重要性付费,从几万到十几万元新台币不等。这些年加起来,施正屏总共领取间谍经费160万新台币,约合40万元人民币。
就为40万块钱身陷囹圄,真不值当!
一回生二回熟,施正屏搞情报的套路逐渐清晰:搜寻会议资料,搜集名片,记录与会人员重要发言等。
看看,为了避免引起警觉,施正屏并不搜集涉密文件,而是像这样通过“用嘴问、用眼看、用笔记”等方式,套问、刺探大陆有关内幕信息。
这些看上去似乎是公开的,又是片段式的信息,经过“拼图式搜集”和专业部门的分析,就成为“意义重大的战略性情报”,往往包括大陆未来对台政策走向等信息。台情报机关提前掌握,就会使大陆对台政策受到影响,危害性不比让对方获取有密级的红头文件小。
频繁往来两岸的除了学者,还有从事两岸交流的人员,其中有一些也被台情报部门瞄上,被发展成为间谍。
比如蔡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