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大选前,特朗普最后一搏!也是他扭转民调劣势最后的机会。
在这场辩论中,“如何让中国付出代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正如一些美国媒体在辩论后做出的“总结性评语”中所述,特朗普和拜登在大选辩论中就对华政策中唯一一次交锋,“中国牌”打的都毫无杀伤力。
不过,从这场辩论也能看出特朗普和拜登未来对华政策的一些迹象。
显然,随着特朗普对华“新冷战”等强硬措施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南海台海也未能制造“十月惊奇”,特朗普在最后的投票日,还有可能实现“反杀”吗?
01
打“中国牌”无效
美国总统大选之前的最后一场辩论在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上9点举行,由于民调仍然落后拜登10个百分点左右,这场电视辩论被认为是特朗普最后的机会。在美国媒体和国际舆论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坚信能反败为胜。
从目前来看,这的确是在公共领域,提升特朗普支持度的最后机会。所以,特朗普方面非常重视,也非常在乎。而从最后一场辩论的规则设定和议题设定来看,对特朗普都不利。
根据目前公布的规则,为避免像第一场辩论那样出现在对方发言时插话的混乱局面,协调机构推出一个新规则就是“麦克风静音”。就是对手发言的时候,你的麦自动关闭。这让喜欢插话的特朗普很不高兴,他说“这很不公平”。
从本场辩论的议题来看,主要关于抗疫、美国家庭、美国种族、气候变化、国家安全和领导作用等领域。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对特朗普来说大部分都是负面效果更明显,而且特朗普认为本场主持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驻白宫记者克里斯汀·韦尔克(Kristen Welker)对自己也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