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逆全球化中国10年前就已完成布局 美国傻眼

作者:
2020-08-25 15:28:24

这轮“逆全球化”已经持续十年

所谓“逆全球化”,并非中美贸易冲突或全球疫情冲击以来才有的新鲜事。

实际上,以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来衡量全球化趋势,我们将目光放远至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来的历史长河,自该时期开始,不断“前行”的全球化已经经历过三次“逆行”。

第一次“逆行” 源自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冲击从20世纪10年代持续至50年代,第二次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持续仅数年。

自90年代初期以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时全球化开始进入真正的加速上行期,并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开始逆转,直至今日。

特别是如果单看亚洲出口占全球GDP比重,其自1960年开始持续不断上行,直至2008年才开始结束这一上行趋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全球化进程已经停滞了超过十年,而非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元的。

一方面,全球范围对于进一步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意愿有所降低,无论是全球还是亚洲新签订的区域贸易协议数量自2008年后已经开始显著减少。

另一方面,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全球出口商品中的国际增值部分所占比重自2008年后开始显著下行,这显示全球供应链开始缩减也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时间。

在中国,供应链的转型升级也远远早于中美贸易冲突之前就已经悄然发生。

尽管中国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所占份额一直在上升(从2003年的12%上升至2017年的33%),但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已令制造业格局从低技能和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向自动化程度更高、中高端科技含量更高的生产。

一方面,随着中国工资水平大幅上升,如纺织品和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商早已经逐渐撤出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则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过去四年,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附加值增速快于制造业整体。放宽到全球视野来看,根据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的数据,中国在全球中高端科技产业中所占份额在过去十年增长了近两倍,超过了美国在本世纪前十年后半段以及欧盟在过去十年的水平。

供应链稳定有底气,外迁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