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反华小国站队美国 毛主席早有预见:留下狠招

作者:
2020-08-24 10:32:12

印度总理尼赫鲁欢迎以色列参加会议,结果遭到阿拉伯国家反对,三哥又把话吃了回去,将以色列拒之门外,把以色列弄得不很愉快。

错过了与周总理面谈机会后,以色列国内的美国代言人,如驻美大使等人极力反对以政府与中国建交,两国谈判就陷入中断。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一败涂地的印度暗中联系色列,想买点新型武器,三哥不差钱,以色列同意出售。

三哥一边捂脸说不要不要,一边让以色列军火船偷偷靠岸,结果被人透露出去,把阿拉伯人得罪了,联合起来卖三哥高价油。

万隆会议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变化,毛主席的外交指导方向是“一条线,一大片”。我们不但支持埃及夺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还支持巴勒斯坦解放运动。

埃及、苏丹、摩洛哥、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国纷纷斩断与台湾当局关系,转向北京。

以色列急了,不顾美国反对,正式照会中国外交部,明确提出要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中国从与中东地区全局考虑,已经把这扇门关上了。

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炮轰金门,美国不得不从中东抽调航母到台湾海峡,大大减轻了阿拉伯人民在黎巴嬾问题上的压力。

毛主席这种大手笔的战略牵制,使中东各国明显感觉到了中国的力量,至此,除了美国铁杆盟友(如沙特)之外,中东国家纷纷向中国靠拢。

对于中国来说,以色列已不再那么重要,在《人民日报》文章中以色列成了侵略者。同时,中国不再支持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决议,也不用以色列称呼这个国家,而是用“犹太复国主义集团”。

六十年代,中国不再承认以色列护照,拒绝一切官方接触。

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以色列总理再次来信,中国只读不回。

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以色列投了赞成票,并发来贺电,被中国退回。

尼克松访华后,美国阵营对中国关系大大缓和,但中国对以色列一直是拒绝态度。阿拉伯世界这一大片,重要性远远大于以色列一国。

直到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中国才发声支持阿以和解,没有对巴解组织一边倒。

1980年开始,中国默认以色列在中东的生存权和独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