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要通过它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向东打造属于自己的经济带,在当时,修铁路是最有效手段,这就是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铁路线,为什么大大增长的原因。
这条铁路叫“巴格达铁路”,英国口头上不反对这条铁路,但英国政治人物认为这条铁路未来是:柏林--奥地利--塞萨洛尼基港(希腊)--君士坦丁堡--巴格达。有了这铁路线,德国随时会进攻埃及,也就有可能进攻印度。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力量加强,首先对沙俄不利,俄国人想得到君士但丁堡,土耳其当然是越是虚弱越好,而不是相反。
于是俄国、英国这两个宿敌出于不同的动机,走到了一起。英国同意跟俄国瓜分奥斯曼帝国,但君士但丁堡英国是不会同意交给沙俄的,所以英俄在阻止德国的同时又互相算计。
英国选择与日本结盟,为其提供贷款,通过日本让俄国在远东消耗国力。1905年日俄战争,英日是同盟者。精疲力尽的俄国,无力再去阻止英国推进自己的战略。
法国更容易对付,只要英国保证法国对北非摩洛哥的统治(《英法摩洛哥协定》),法国就会放弃它对埃及的野心。
被无视的德国必须发声,宣告自己的存在,德国政府严正抗议《英法摩洛哥协定》,称协定悍然侵犯了德国利益。
伦敦和巴黎没有搭理柏林,德皇就去访问摩洛哥北部古城丹吉尔,法国坐不住了,它在摩洛哥特权地位看来还需要德国的一份协议。
英法俄都必须正视德国的崛起,然而在利益冲突之下,谁也不想让步,把自己那一份让给德国。
伦敦想打造一个强国联盟,遏制德国、威慑德国。1908年,英王爱德华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爱沙尼亚的里瓦举行元首会晤,英俄“友情”让人相当吃惊,然后是英法元首会晤。
这一切就是告诉德国:老实点,欧洲还是我们几个说了算。
1908年10月,奥地利吞并波黑,引发塞尔维亚骚乱。俄国因日俄战争元气大伤,只能用口头威胁。
德国站出来为奥利地出头,告诉俄国人,如果俄奥战争爆发,德国将站在奥匈帝国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