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1914年7月和8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僵化的动员计划和军事计划将各国推向冲突。有几个国家,尤其是奥匈帝国和德国,坚持奉行侵略政策,他们认为这充其量只会带来局部战争的风险,而最坏的后果是可能引发大陆战争。此外,他们几乎都相信,如果战争必须要来,那就应该宜早不宜迟。
而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可能没有料到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会导致“珍珠港事件”。但他当然明白,一旦美国开始扼杀一个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当时这个国家已经开始了对亚洲的掠夺,战争就有可能发生。
1967年的六日战争(也称为第三次阿以战争)有时也被视为偶然的冲突。但同样,埃及领导人在西奈半岛调集军队,封锁以色列在红海的港口,并采取其他交战步骤时,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历史学家马克·特拉敦伯格(Marc Trachtenberg)所说的,当大家都不希望发生战争的时候,各国往往会尽力避免战争的发生。是的,领导人有时确实会误判战争的结果和破坏性。紧张局势可能会逐渐加剧,使得缓和局势的难度逐步加大。
然而,没有比挑起一场重大冲突更重大的决定了。因此,当各国真的想避免战争时,它们通常都愿意采取和解或让步的态度,即便是以尴尬为代价。
冷战期间,超级大国们采取了许多边缘政策,美苏联军队之间也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仅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就发生了几起未遂事件。但在那次危机以及其他所有事件中,危机得以化解,超级大国也纷纷撤退,这正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这一利害关系值得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