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技术体系中,芯片制造具有终极意义。如果把芯片制造这一关打过去,中国人的技术信心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由于美国的禁令,用到美国技术的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等代工企业,在2020年9月后都不再能为华为生产芯片。最近有消息称,华为在招人研发光刻机,华为要自建芯片生产线。虽然这些消息都不能确认,不过中美的技术战争显然是愈演愈烈。
如果你深入思考,你就会问:为什么这些消息都集中在芯片上呢?中国还有哪些弱点?美国会不会在其他领域发起攻击?
2018年,《科技日报》总结的“卡脖子”技术,总共有35项,这些技术有相当的代表意义。
《科技日报》2018年总结的35项“卡脖子”技术
这35项中最多的是与芯片相关的技术,包括6项:芯片、光刻机、光刻胶、射频芯片、超精密抛光工艺、工业软件。这种分类的标准显然并不统一,有芯片这样的大类,也有射频芯片这样的小类。
第二多的是与飞机相关的技术,包括4项:航空发动机舱室、适航标准、航空设计软件、航空钢材。如果美国想扩大对中国的打压,飞机产业就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不过飞机产业的重要性不如芯片,因为它的影响不会扩散到其他行业去。此外,飞机产业并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是美欧双头格局。所以即使美国想给中国飞机产业“捣乱”,破坏力也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多的是软件,包括两项: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是美国主导的核心技术,但威胁还是远不如芯片。能写出这些软件的人和企业多得是,真正的问题是有多少人愿意用,即生态环境的问题。
有一条宽广的道路,就是开源软件。例如,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和MySQL数据库已经被广泛应用。阿里的OceanBase数据库源自开源软件,经过大量的创新,已经成为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