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科技战、逆全球化、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新冠疫情增加不稳定因素的叠加影响背景下,中国人应该思考一些问题。我国应以什么立场和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如何在中美竞争和博弈中取得胜利?
一、国家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我国战胜技术封锁、“脱钩威胁”并保持国际合作的唯一有效武器就是自主创新。作者认为,自主创新更体现为一种能力,即一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后来居上并立于不败之地的技术能力或国家能力。自主创新的概念和战略,本身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和战略凸显了国家主体性和能动性,它的主体是中国工业和中国企业,它的能力最终汇聚并体现为国家能力。
国内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只要给出足够的优惠政策以满足其逐利需求,资本就会用脚投票,超越其母国的利益而选择他国。虽然资本无国界,但资本的所有者和实际控制者是有国界的,他们受其母国法律、政策、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资本家与其祖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博弈。比如 :在2019年美国制裁和打压华为公司的系列行动中,在华美资企业必须按美国政府指令对华为“断供”,既便这么做会损害其商业利益。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美国大量相关企业提出异议,但最终没有改变特朗普政府的决定。美国甚至拟动用其长臂管辖权,限制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向华为供应芯片。
国家之间是有清晰的主权和利益边界的,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世界的现实。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美国优先”战略做了典型的“示范”。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是以国家名义发动的。面对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国的爆发,组织抗疫的主体是国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欧盟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欧盟各国不仅自顾不暇,各扫门前雪,甚至发生成员国之间互相截获防护物资的极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