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给自己挖坑”?
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投资已经降至十三年历史冰点之际,澳大利亚于上周宣布:将对寻求购买敏感资产的外国投资者实施更严格的筛选制度,包括在电信、能源、技术和国防制造公司在内的“零投资”筛选门槛。
这一项明显剑指中国的新政意味着,澳大利亚可能已经错过了这场新冷战中最大的商机。
实际上,从华为5G禁令到呼吁新冠肺炎调查,最近愈加积极站队美国对抗中国的澳洲政府可能还没有认清一个现实:
新冷战一旦爆发,从中获益的可能是中美两国,但却绝不会是三分之一的商品和服务出口都依赖着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
这已经体现在,中国对澳洲大麦出口商的反倾销行动危及了每年6亿澳元的贸易;澳洲四家屠宰场的肉类出口中国受阻又让整个行业感到惴惴不安;甚至连乳制品贸易、葡萄酒、羊毛等面临着风险的其他农业出口商也跟着如履薄冰;而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澳洲留学预警,又使整个澳洲教育行业都抖了一抖。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还有一连串的靶子。去年,澳洲煤炭运输船在中国大连北部港口卸货时出现延误,来自印尼和俄罗斯的动力煤则受到中国市场的优先考虑。
…战火一起,首先当仁不让地牺牲在前线的就是大宗商品。
来自La Trobe大学的沃克教授(Tony Walker)表示,就澳大利亚自身的体量和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而言,忽略保持良好中澳关系的重要性,而盲目任由西方政治狂热情绪的反华倾向成为左右澳洲政府的方针,实在无异于“自己给自己挖坑”。
不知道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是否还记得自己在任职初期时曾说过的话:
“澳洲政府充分地意识到,我们所处地区的复杂性和我们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一个政府,我们要谨慎行事,以确保我们不会试图让这些挑战变得比应该出现的情况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