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美国复盘华为发现两大杀招:难怪无法战胜

作者:
2020-06-22 08:52:07

3/ 欲速则不达

IC Insights这份报告可能会让部分从业者感到沮丧,但从产业长期良性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实在是需要这样有理有据的冷水多浇几次头。事实上,国内半导体发展在某些方向上确实已经走上歧途,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就是当前对产业良性发展的最大威胁,前面几年开工的制造类项目最后无法收拾的案例不下十起,专以骗取政府支持为目的而设计的设计公司更是多如牛毛。若一地政府为上者无视规律只知好大喜功,那自然吸引各地绿头苍蝇蜂拥而至,虚瞒伪报上下钻营恨不得把项目吹成火星第一,最后一换届才发现,政府出了钱,百姓出了地,底层员工浪费了两三年青春,骗子们金迷纸醉花天酒地潇洒三五年,工地上只剩一地鸡毛。

但我并不同意IC Insights的一些结论。尤其是在非存储器芯片技术方面,它列举的产品中并不是每一项都高不可攀,需要数十年努力才能赶上。在一些不计成本的专用市场,中国也已经能产出接近国外性能水准的产品。在公开市场上,中国公司在MCU、部分模拟器件等细分市场已经取得突破,当然,在需要比较多积累的汽车与工业应用市场,美欧日公司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中国芯片公司在汽车与工业市场缺乏竞争力,主要并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质量管控、交付能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行业声誉的差距,在这样的市场取得突破,就特别需要长期规划,避免短期利益驱动,以十年树木的心态去培育市场,才能真正被市场认可。

事实上,即便在汽车应用中——公开市场对产品要求最严格的应用——中国公司也已经在取得突破,上市公司里面全志已经在前装市场取得突破,而有一批未上市公司也在汽车市场获得收获,比如纳芯微电子,其决定进入汽车市场的时间并不是太早,但该公司以“凿山洞”的精神真正死磕汽车应用,趟出一条国产芯片公司上前装的路径,其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套片在2019年出货约50万只,已经进入大众、东风、上汽等量产车型。

业内资深专家也告诉探索科技(techsugar),美国以芯片为武器制裁中国终端厂商以来,中国芯片公司成长非常快,之前以为无法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很多都被做了出来。当然,如IC Insights所说,我们基础实在是过于薄弱,因此还有更多的产品与仪器、开发工具并不具备在美国进一步加强限制之前就做出国产替代品。但对中国芯片公司而言,现在都是机会,只要你能做出性能大体可用的产品,就会有系统公司考虑拿来用,以前哪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时不我待,期待诸君不只是能吹牛,而是能把吹出的牛皮真正实现,不只是借“国产替代”口号谋私利,或缩在一旁围观别人用芯片打击我们的终端产业,而是切实努力,赶上差距,真正有能力主动发起一场芯片战争,让IC Insights的预测落空!

(责编:金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