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似美好的“中美夫妻论”
二战后的美国,靠着美元霸权、军事霸权开始在全球薅“羊毛”:只要开动印钞机,便可以用纸来换取别人的真实财富。如此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使得美国在这一游戏规则下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而在这一体系下,中国此前无疑贡献了最多的“羊毛”——成本低廉,体量巨大,制造业发达,贸易门类齐全,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诸多高端产品、服务领域的差距,使得占有相对或绝对优势的美国天然成为首要供应方,从而获取了最为丰厚的垄断利润。
似乎,中美在这样的体系下有着各自的角色,分工而互补,也算各取所需,合作平顺。
中国相当于一个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的打工仔,为美国这个老板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老板则从丰厚的收益中拿出一些作为薪水。打工仔生活有所改善的同时,省吃俭用,渐渐有了点积蓄,劳资双方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这就是过去二十年间中美关系之所以较为和谐的本质。因此有了“中美蜜月期”、“中美国”等和谐说法。
但显而易见,这种看似平和的框架下掩盖着极端的不平等,我们不能总是拿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因此我们有了C919。
中国不可能一直为他人作嫁衣,而美国作为“既得利益者”,肯定极力维护自身少劳多得的地位,矛盾因此而来。
一句话,“打工者”有了余钱,总要自立门户的。美国人肯定也清楚这一点,一厢情愿的“中美夫妻论”终有难以为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