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容否认,美国国内支持加大对华战略竞争的势力依然是存在的,而且能量也很大。他们看到了普通民众、地方政府与华盛顿之间的温差,也认为美国民意是可以塑造的,试图进一步在美国国内加大政治动员力度,增加美国社会对“中国威胁”的认知,劝说美国民众承受对华施压所带来的短期成本,营造与中国加大战略竞争的整体氛围。比如,特朗普政府前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Nikki Haley)称,“中国给美国带来情报、技术、政治、外交和军事挑战。必需展开相类似的多方面回应,需要在情报、执法、私营商业和高等教育部门这些不同领域采取行动”,她将此称为“全国家”(whole of nation)应对方式。
总之,如过去几十年一样,美国有关对华政策的辩论依然是动态的、多元的、复杂的,如果想当然地将美国视为“铁板一块”,就必然会减少中国对美外交的政策选项和运作空间,要看到中美关系的韧性之所在。
2018年以来美国战略界的反思和讨论,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今年11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威尔逊中心专门就中国政策再度专门发表演讲,称美国正在就对华政策进行“根本性的重构”。他明确表示,特朗普政府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不寻求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遏制,不希望让某些挑战“阻碍与中国之间的务实合作”,美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共享和平和繁荣的未来”。对于彭斯表态,大可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但是,对于“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还是应当抱有希望、积极作为。
(责编:金紫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