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出口导向型的制造商也许将离开中国,但它们的目的地却不是美国。根据上海美国商会于5月份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6%的在华美企打算将工厂搬回本土。60%的在华美企将继续留在中国。
正在建设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在进口方面,美国经济遭受的打击要远甚于中国。纽约联储等机构的经济学家在2018年发现,中国出口商并未因关税因素而降低价格,换言之,关税都通过上涨的商品价格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
面对“身价倍涨”的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只能选择第三方国家的东西(而且还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之前,别国商品要比中国商品贵,但是现在中国货加了关税,反倒不如其他国家的便宜。
加征关税之前的中国商品和其他国家替代品的价格差额,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对一国经济的“净损失”。
据经济学家估算,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增加关税后,摊到每户美国居民身上的净损失为每年620美元,总计为每年800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GDP的0.4%。如果美国执意要按计划扩大对华商品的课税基础,将加倍受损。
而同时,中国消费者却不用为此买单。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18年元旦至今,中国对美国之外的贸易伙伴平均关税从8%降低到6.7%,同期对美国的关税由8%飙升至20.7%。因此,中国消费者很容易从别国找到可以替代美国进口的商品。
对于一些难以替代的美国商品,比如半导体、药物等,中国则降低了它们的进口关税。所以,即使普遍提高了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总体而言,中国对于同类商品的进口价格还是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