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至冰点,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球快速扩张的新自由主义,已经将中美之间的“相互利益”抬到了更为显要的位置,最终在风波与考验之中,美国对华“接触战略”得以延续。
时至今日,中美实力日益接近引起的结构性变化正在让中美关系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乃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矛盾冲突”的一面取代“相互利益”的一面成为主导的趋势亦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中国在政治上加强了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定型,美国眼见中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自己,心理上无法接受,于是焦虑、失望的情绪被无限放大。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全球多地都遇到巨大的质疑与挑战,这一变化不但打破了与中国维持总体合作态势的必要性,更使中国成了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目标。
中美两国的发展战略在40年前、30年前相向而行,今天则有渐行渐远的趋势,似乎变得“想好也好不了”,这正是中美之间“矛盾冲突”与“相互利益”在主次易位的过程中共同作用、里外共振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已经没有了相互利益——即便华府的政客对于“脱钩”叫嚷得再凶,中美之间的经贸与社会文化往来也很难出现大幅度下降——只是更应该看到的是,因为中美之间的分歧与差异愈发明显化,两国对一个相对较“差”的中美关系的接受度正在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