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在冷战和青年人口(诞生于生育率低的大萧条时期)减少的压力下,美国的部分鹰派人士主张保留选择性服役系统(SSS),认为义务兵役是保障志愿兵源的基础[1],美国政客也将对兵役的恐惧当作鼓励社会良好风气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美国兵役制规定,自愿服役者能够优先被分配到较安全的岗位,而拥有正式工作、较高学历和已婚人士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免兵役优惠。
美国的义务兵役客观上起到了劝学、鼓励生育等积极影响,但也无形中加剧了美国民众与义务征兵制度的矛盾;而随着时间推移,维持高强度兵役制度的社会条件也逐渐瓦解:
(1)随着美英苏三国于1963年签署《禁止核试验条约》,冷战初期近乎失控的核军备竞赛和迫在眉睫的核威胁开始淡化,美国社会的好战情绪随之削减,不少年轻人因此陷入迷茫。
(2)随着美军逐渐提高技术含量,并提出大规模报复(massive retaliation)等策略,机器的作用愈发重要,军队对战斗员的要求向着“少而精”的方向发展;全民皆兵式的制度,如普遍军事训练(UMT)则无助于培养能操作精密仪器的职业士兵。
(3)由于前述配套政策的推行,美国社会自1946年起产生了婴儿潮(Baby Boom),而大量在婴儿潮中诞生的美国青年为了获得兵役减免和优质岗位进入高等学府深造;随着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美国政府开始收紧先前给予学生的优惠政策,这导致越战期间的美国大学爆发此起彼伏的反战运动,也导致学生变成反对义务兵役声音最大的群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