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释说,自1969年纺织品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扩展到钢铁和彩电,到80年代又扩展到汽车和农产品、半导体、计算机等,这些领域的产品相继成为美国贸易战的对象。
每次都是日本政府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接受自主限制或是扩大在美国的当地生产。日本没敢实施对等报复性关税。
但情况却是,越是受到美国的欺负,日本的产业却越强大。例如,日本汽车在美国当地产量达400万辆,加上来自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地出口到美国的,在美总销量达到670万辆,占到美国新车销售量的近四成。
农产品也是如此,美国的大米、柑橘、牛肉、花生在日本销路不好,因为品质不如日本的好。
回想当年,美国的纺织、钢铁和汽车等领域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人一再高呼:“工作!工作!工作!”
不断地敲打日本,但只是敲打,却拿不出自己的解困策略,竞争力并没有提高。日本看到,美国政府在谈判时能够“发挥超乎寻常的能力”,但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就失去了动力,往后便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