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核武器仅能用于(心理)“威慑”,是“绝对武器”,不是“常规”武器,不是“可使用”的武器。
第二次核打击能力是保障大国间不发生战争的绝对力量,从而维护了世界的长期和平。有核国家集体承诺对无核国家不使用核武器。也就是说,非核国家大多处在核保护伞下。
由于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和平是可以预期的。于是,极的数量,即“单极、两极、多极”,同国际关系的“稳定性”,即大国间发生战争的概率,没关系。当沃尔兹的“结构”与战争无关,就与和平也无关,没有战争也就无所谓和平。
然而,有三个现象令人困惑。
第一,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为什么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概念,各自积累了多达两万个核弹头?
第二,明知常规战争有“升级”到核战争的可能,也就是“战败/战胜”已经不可能,为什么超级大国迄今还在激化针对彼此的常规武器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