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一:磋商的基础是平等和相互尊重
对上述重磅评论文章进行词云分析,会得出如上可视化云图。
从主语称谓来看,“中美”共出现45次,“中国”41次,“双方”23次,中美双方作为利益攸关的两个并行主体,不仅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平等合作的必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从态度描述来看,排名前三位的用词分别是:“相互尊重”(20次)、“合作”(13次)、平等(11次),这也正呼应了“磋商”一词出现的高频率(33次),说明双方对如何“重启”(22次)应该秉持的态度。
不要觉得这样的“老生常谈”只是外交场合的官方辞令,事实上,中美经贸磋商之前每一次出现的波折,关键原因就在于美方没能做到“平等”和“相互尊重”。倡导“平等”和“相互尊重”,源于双方可一较高下的现实实力,更源于双方放眼未来的共同利益。
信号二:管控分歧才能扩大交集
【提问】:你认为在中国强大的火力下,美国最多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