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类的一部化学史,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部寻找基元的历史。
早在2500年前的轴心时代,地中海边上的那些人,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面对的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它到底是怎么构成的?
自打产生了这个念头,人类就开始孜孜不倦去寻求,有哪些基元组成了这个世界;孜孜不倦地探索,自己苦苦寻找的“基元”,到底是什么东西?
稍晚,在地理上完全与地中海隔绝的黄河流域,那里的人们,也产生了同样的念头,并且认为,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组成。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水、木、火和空气四种基元,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构成的。
两千四百年之后,人类的探索终于到了终点:整个世界是由108种元素所构成。元素不可以再分;对元素的理解,也进入了本质阶段:元素是为原子中质子的个数所决定。
最迟,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后的第九年,“基元”的思路,又重新出现在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中。
这次,他面对的不是寻找“整个物质世界”的基元,而是芯片的基元。
没有人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制作出来的芯片,到底有多少种。太多了,功能各异,五花八门。那怎么样对于芯片进行把握,进而把“整个芯片界”一网打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