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的例行报告中首次介绍了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刘家义向全国人大报告指出,部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周期长、开工不及时、建设推进慢。一些部门和地方简政放权力度不够也是政策审计发现的问题。刘家义点名质检总局、林业局、财政部、民航局等管理的12项行政审批事项,截至2015年3月底尚未按要求取消或合并。有的部门单位还将行政审批相关事项直接委托或变相指定所属单位办理,2014年违规收费7。24亿元,其中16家中央部门所属单位违规自定项目收费4。47亿元。
政策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务院对审计署的新要求。审计署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向北青报记者透露,政策审计已由此前的按季度向国务院报告,改为按月向国务院报告。
昨日,除刘家义报告的一季度政策跟踪审计情况外,审计署还首次发布今年5月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专项报告。报告指出18个单位(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全到位,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因违规出台文件被点名,而辽宁省阜新市和葫芦岛市则因2014年度城市棚户区改造进展缓慢,多报新开工任务完成量被点名通报。
金融审计
3家金融机构违规放贷168亿元
根据审计署28日发布的公告,审计署重点审计了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现,这些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加强业务创新和风险管控,金融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些分支机构违规经营、内部管理不到位。审计3家金融机构发现违规放贷168亿元,还在工资总额之外发放薪酬补贴、购买年金保险等17。91亿元。
此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抽查银行对415家中小企业的268。11亿元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高75%;抽查转贷机构对196家中小企业的转贷款,转贷利率平均上浮幅度超过75%。企业民间借贷风险也日益凸显,审计发现10起涉嫌地下钱庄、非法集资等问题金额巨大。
审计署方面介绍,针对上述问题,有关金融机构已整改176亿元,处理260人次,完善制度110项。审计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49起。
中央部门审计情况
6部门退休人员违规兼职取酬近百万
审计报告公布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对2014年度中央部门预算审计发现:有的部门预算编报和执行还不够严格。其中发现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金额39亿元。此外,“三公”经费、会议费等管理使用中还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