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石曾经回忆说:“其实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革命的真正含义,只知道要天下的穷苦百姓都能够过得上好日子,要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但是随着阅历和经历的丰富,才明白这些和革命本质上是一致的。”
乔 石是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酒泉钢铁公司设计院院长兼钢铁研究院院长,中 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副局长、局长、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 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1996年4月被古巴哈瓦那市 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确立革命的人生道路
1924年12月,乔石出生在上海市一个 普通职员家庭。父亲受过新学教育,青年时代做过职员。由于家境贫寒,母亲8岁时就被送到纱厂当童工。乔石半岁的时候,五卅运动爆发,思想进步的母亲也加入 到罢工队伍。自幼为生活所迫而当童工的苦难经历,厂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苛刻,日本老板在中国工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傲慢态度,使乔石的母亲对世道不公、人间不 平的现象产生强烈的不满。那时,母亲含辛茹苦,“为了活命,为了能够把乔石四兄妹抚养成人,不得不每天起早摸黑地在纱厂里劳作十几个小时”。但坚强的母亲 宁可自己忍饥受寒,也要供养乔石读书。这使乔石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堂教育,一直读到大学。
长大成人后,令乔石不堪回首的是他在幼年时代常 常听到母亲劳累一天回到家后的痛苦呻吟。因此,乔石从懂事起就认定要为家庭分担责任,不让弟弟们受饿。回忆当年的情景,乔石曾经说,我没有显赫的家庭背 景,可以说我家只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小职员背景。等到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家里连小职员的地位也维持不了了。当时家里还有几个弟弟,我就开始负担自己的生 活。所以说,我从小就生活在清苦的家庭中,我参加革命的时候很年轻。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母亲的生身之恩和养育之劳对乔石影响很大。乔石常 常说:“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在母亲的教育熏陶下,乔石自幼酷爱读书。曾在乔石身边工作的同志说:“喜欢读书、做事认真和孝顺双亲是乔石的特点。”据 乔石回忆,他曾分别在青年学生时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两度集中时间,认真地将几十卷本的《列宁全集》通读两遍,并先后做了3000多张资料卡片,在每张卡片 上都用钢笔一丝不苟地详细注明篇名、页码、内容摘要和分类编号。“字迹之工整与道劲,令人过目难忘”。